说说打疫苗的那些事整理自育学园崔玉涛讲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宝宝打疫苗是件大事儿,小婴儿时期又有那么多疫苗要打,又可以自愿选择免费或是自费疫苗。满2个月因为要不要打自费疫苗纠结好久,现在把崔神讲座整理成笔记分享给需要的亲。有些是加上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完全准确哈。

为什么要打疫苗

打疫苗是增强宝宝抵抗力最好的方式。母传抗体在婴儿6个月时基本消失,需要通过预防接种来获得预防某种疾病。

某些疫苗分为基础免疫阶段和加强免疫阶段,主要是为了保持有效抗体水平。

关于免费与自费疫苗

有些自费疫苗(二类)与免费疫苗(一类)有替代作用,比如自费的五联疫苗可以替代免费的三联疫苗。有些是额外的增加预防某种疾病的疫苗。自费疫苗与免费疫苗只是管理方式不同,多数发达国家已实现所有疫苗免费接种。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自费疫苗可以使宝宝获得更广泛的保护。

关于疫苗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全身反应-头疼、发热、过敏;局部反应-局部轻度红肿。如体温超过38.5度,服用退烧药物,可局部热敷。

接种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极低,在严重不良反应中最严重的是对疫苗某种成分过敏,极为罕见,低于1/万剂次,通常发生于接种后10-20分钟内。从接种安全角度,婴幼儿在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门诊观察半个小时后再离开。

各月龄疫苗一览

(根据预防接种本和育学园app整理)

几个自费疫苗的注意事项:

1.要不要打五联

五联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五种疾病的联合疫苗。效果和分别打百白破、脊髓灰质炎、hib疫苗一样,好处是由于联合疫苗,宝宝可以少打8针,相应制剂添加成分少,脊髓灰质炎疫苗为灭活,相对更安全。如果所在社区有,个人还是建议打的。

2.13价肺炎球菌疫苗时间

13价肺炎球菌疫苗,好像是年底引进的。国内说明书上写最早6周龄接种,之后每针间隔4-8周;推荐常规程序:满2月龄、4月龄、6月龄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目前国内本品尚无应用于6月龄以上婴幼儿的临床试验研究。我之前问过所在社区,基础免疫在满6月龄之前可以打,也就是说从第7个月开始就不给打了。

3.如果想打自费疫苗,所在社区没有怎么办

我们在满2月龄想打五联时,所在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就没有。建议有类似情况的宝妈可以搜索家附近的其他社区保健科。北京地区可以搜索北京市预防接种门诊,有各区的保健科电话,电话咨询是否可以跨社区打疫苗。有的只给本社区的打,有的可以跨区打,建议多咨询几家。

4.季节性接种疫苗

主要是轮状病毒疫苗,一般接种时间是夏秋冬季节。

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北方10月至12月,南方10月至次年2月。

附育学园app推送的各类疫苗介绍

免费疫苗

卡介苗

●疫苗作用:在我国,宝宝出生后就要注射卡介苗,它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急性血行播散型结核等重症结核病具有明显效果。

婴幼儿的抵抗力最弱,若被结核杆菌感染容易发生急性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危及生命,因此每个宝宝都需要注射卡介苗。

出生无接种禁忌症的新生儿都应注射卡介苗。

PPD皮试阳性意味着体内感染过结核杆菌已产生抗体,或处于结核杆菌潜伏期,具体分析由医生根据孩子情况来解释。

大于4岁的宝宝无需补种卡介苗。

●注意事项: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出生时没有注射的婴幼儿争取在12月龄内完成接种,出生后3个月内可进行注射。

如果宝宝超过3个月龄注射前需要先做结核菌素(PPD)皮试,皮试后72小时观察反应结果,如有特殊情况可在48~96小时内观察,以皮下局部硬结为准。48—~72小时看结果,结果阴性可以注射卡介苗,结果阳性不能注射卡介苗。

●不良反应:注射卡介苗以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可能局部会出现红色小疙瘩,以后逐渐长大,有微微的痛痒。

6-8周会形成脓疱或破溃,10-12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凹陷性疤痕(卡疤)小疤痕,以后红色逐渐变成皮肤本来的颜色。

家长要注意在脓疱或破溃的时候,不要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的太紧。

如果有脓液流出,可以用无菌纱布拭净,不要挤压。

结痂后痂皮会自然脱落,不要提早把它抠掉。

如果注射完卡介苗后发现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生在打针一侧的腋窝,直径10mm,并不要紧,一般会在4-8周后自行消退,可热敷,注意观察。

如果3个月后仍有肿大,要到结核病防治所就诊,医生会根据需要给予用药,服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并不需要外科手术。个别婴儿可发生异常反应及并发症,如局部强反应、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以及瘢痕疙瘩和寻常狼疮等并发症,诱发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乙肝疫苗

●疫苗作用: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

我国是乙肝大国,同时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也很强,目前也没有可以完全治愈慢性乙肝的药物和方法,所以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传播的方法。

婴儿的乙肝预防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我们都应该通过打乙肝疫苗来给宝宝预防乙肝。

如果妈妈是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那么初生的新生儿建议尽早(24小时内)在不同的部位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足1月龄时打第2针乙肝疫苗,根据妈妈的乙肝携带状态来决定是否给所生婴儿注射第二针乙肝球蛋白,6月龄时和其他孩子一样,打第3针乙肝疫苗。

在7-15个月的时候查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来看是否成功预防乙肝。

如果不知道妈妈是否是乙肝患者,在胎儿出生后12小时内打乙肝疫苗,同时马上检查妈妈血液,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那么尽快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妈妈血液检查正常,那按0-1-6的常规接种流程打疫苗就行了。

●注意事项:国产乙肝疫苗是免费的,要求所有初生婴儿都应打第1针,足1月龄时打第2针,6月龄时打第3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0-1-6接种流程。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打乙肝疫苗,那么就尽早补种,第2针和第1针间隔1个月,第3针和第2针最少间隔2个月。

如果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或以前打乙肝疫苗出现过敏的宝宝不能再打乙肝疫苗,如果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要推迟打。

●不良反应:打乙肝疫苗后的反应包括打针部位的疼痛和低热等,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脊灰灭活疫苗

●疫苗作用:本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症,是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引起的。

宝宝出生2月龄第1次接种为免费的脊灰灭活疫苗(IPV),之后接种免费的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滴剂)。也可以继续选择接种自费的IPV疫苗,每次接种间隔4~6周左右。

如全程使用IPV,应在2、3、4月龄完成基础免疫后,于18月龄进行加强免疫。

●注意事项: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的宝宝不宜接种。

已知对疫苗成分过敏的宝宝不宜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局部反应,如疼痛、皮肤红肿、硬结等,可能还会伴有中度、一过性发热。

一般情况下,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3天内会自行缓解。

除发热外,身体其他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会随着接种次数而有所降低。

百白破疫苗

●疫苗作用: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联合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百日咳主要表现持续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容易发生窒息、肺炎或脑炎,可导致死亡;

白喉表现为咽、喉、鼻部等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严重者常合并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

破伤风主要表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衰竭而死亡。

上述3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打百白破疫苗来预防。

在3月龄时打第一针,间隔1个月可以接种第2针,6个月龄内建议打三针,一般是按3、4、5月龄来打,1.5岁加强1针,6岁时加强白破二联疫苗。

现在也有进口的五合一疫苗,是将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HIB五种疫苗合为一针,接种时间基本与百白破疫苗相同。

●注意事项: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发热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不能打该疫苗。既往接种该疫苗后发生可能与接种相关的高热惊厥者也不应当再次接种该疫苗。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打针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发痒,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有时会有发热、哭闹,注意适当喂水,观察,一般1-3天好转。

局部可能有硬结,1-2个月可吸收。如硬结较大,也可于接种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以促进吸收。

A群流脑疫苗

●疫苗作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瘀点,瘀斑。脑膜炎引起神经系统损伤,遗留听力下降,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为5-10%。流脑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

流脑疫苗有两种规格A群流脑多糖疫苗以及A+C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多糖疫苗用于3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当针对流脑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应根据引起疫情的菌群和流行病学特征,选择相应种类流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分别于6月龄,9月龄进行接种,至少间隔3个月。

●注意事项: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抽风、脑部疾患等,及有过敏史者;

发热、急性疾病、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等慢性疾病的活动期的人群禁止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全身反应有低热,偶有高热。

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麻风疫苗

●疫苗作用:麻风疫苗预防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感染的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

麻疹、风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皮疹等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和脑炎。

风疹表现为低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麻风二联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

●注意事项:以下情况不宜接种该疫苗:

如正在患感冒、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的孩子,

患传染病后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度过潜伏期的孩子,

有严重哮喘,严重湿疹,荨麻疹的孩子,

既往接种该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对该疫苗任何成分过敏的孩子,

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禁用,有惊厥史者和过敏体质者需要医生根据情况判断。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

在6—14天内,少数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轻度皮疹反应或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消退。

乙脑减毒活疫苗

●疫苗作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是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

我国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

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北京地区通常在1岁时接种第1剂,2岁时接种第2剂。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

乙脑疫苗的接种禁忌包括: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不良反应: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等。

少数人可出现一过性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自行缓解。

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麻风腮三联疫苗

●疫苗作用:麻疹、风疹、腮腺炎都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皮疹等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和脑炎。

风疹表现为低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胀,疼痛,可导致无菌性脑炎,耳聋,睾丸炎,卵巢炎等严重并发症。

麻腮风三联疫苗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注意事项: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显示应当在18月龄注射一剂次;北京地区目前要求在18月龄和6岁分别注射一次。以下情况不宜接种该疫苗:

如正在患感冒、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的孩子,

患传染病后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度过潜伏期的孩子,

有严重哮喘,严重湿疹,荨麻疹的孩子,

既往接种该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对该疫苗任何成分过敏的孩子,

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禁用,有惊厥史者和过敏体质者需要医生根据情况判断。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

在6—14天内,少数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轻度皮疹反应或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消退。

甲肝减毒活疫苗

●疫苗作用: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

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甲肝疫苗主要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

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需要接种1针,上臂外侧皮下注射。甲肝灭活疫苗需要注射2次,至少间隔6个月。

●注意事项:甲肝疫苗的接种禁忌包括:

1、身体不适,腋温超过37.5℃;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3、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过敏体质者,尤其已知对疫苗任一成分过敏者。

●不良反应:注射疫苗后少数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全身性反应包括头痛、疲劳、发热、恶心和食欲下降。一般72小时内自行缓解。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非常罕见报告头晕、腹泻、肌痛、关节痛、中央及外周神经系统炎症病变。过敏反应包括变态反应、惊厥,必要时应及时对症治疗。

A+C流脑疫苗

●疫苗作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瘀点,瘀斑。脑膜炎引起神经系统损伤,遗留听力下降,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为5-10%。流脑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

流脑疫苗有两种规格A群流脑疫苗以及A+C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多糖疫苗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显示A+C群流脑多糖疫苗分别于3岁,6岁进行二次接种,北京地区分别于3岁和小学四年级进行接种,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注意事项: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抽风、脑部疾患等,及有过敏史者;

发热、急性疾病、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等慢性疾病的活动期的人群禁止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全身反应有低热,偶有高热。

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自费疫苗(价格各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Hib结合疫苗

●疫苗作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国内儿童呼吸道的首位致病菌,主要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多数儿童对Hib感染没有抵抗力,2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率较高。

由于抗生素的严重滥用,Hib对许多抗生素耐药。

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不断下降。疫苗的使用可诱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杀菌抗体。

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获得抗体,但据研究显示母传抗体自婴儿4月龄后开始下降,2~5岁的小儿可逐步产生天然抗体,因此6个月~2岁是Hib感染的高峰期。如果在出生后6周内接种Hib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

所有婴儿,包括早产儿,均应在2个月时开始接种Hib疫苗(单苗或联合疫苗)。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应从婴儿2月龄开始接种Hib结合疫苗,全程免疫程序有3~4剂。初免3剂,每剂间隔1~2个月,第二年18月龄后加强1剂。

根据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在细菌性肺炎和细菌性脑炎发病率高的地区,应将Hib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常规免疫计划。

接种方案一:儿童处于0~6月龄:共接种4剂,于2月龄开始初免,连续注射3剂,间隔1~2个月,18月龄加强1剂。

接种方案二:儿童处于6~12月龄:共接种3剂,6~12月龄间注射2剂,间隔1~2个月,18月龄加强1剂;

接种方案三:12~59月龄:接种1剂。

●参考价格:~元/支

●注意事项:患Hib侵袭性疾病的2周岁以下儿童仍应接种菌苗,因为在这些儿童自然感染后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不良反应:不到5%的婴儿接种后出现低到中度发热并出现局部红肿、充血及疼痛,但在12~24小时内均可消退。

五联疫苗

●疫苗作用:五联疫苗即百白破、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五联疫苗。

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接种本品可以产生主动免疫,用于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国内免疫程序为:2月龄起,间隔1或2个月,连续接种3剂作为基础免疫;1岁半进行1剂加强免疫接种。

实验证明基础免疫第3剂后1个月,所有婴儿都产生了抗白喉和抗破伤风的保护性抗体水平。

●参考价格:大约/支

●注意事项:本品应采用肌肉注射。对婴儿推荐最佳注射部位为大腿前外侧(中间三分之一处)。

如以前接种过含有相同组份的疫苗后出现过敏、脑病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者,患有进行性脑病者禁止接种本疫苗。

发热或急性疾病期间必须推迟接种本品。

如果曾经出现过与前一次疫苗注射无关的发热性惊厥,不是接种本品的禁忌。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或患有免疫缺陷,建议在治疗结束后进行接种。

也建议患有慢性免疫缺陷如HIV感染的患者进行接种。

早产儿不应拒绝或延迟免疫接种。

●不良反应:可出现全身和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常见发热(37.1-38°C的低热,偶见≥39°C的高热)

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嗜睡、易激惹,异常哭闹和睡眠障碍。

注射部位触痛,红斑和硬结。

13价肺炎疫苗

●疫苗作用: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PCV)可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脑炎、败血症等。

肺炎有很多种,肺炎球菌是肺炎的主要致病细菌。

肺炎球菌是导致婴儿、儿童和老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肺炎球菌不仅可以导致儿童肺炎,还是引发脑膜炎、耳炎、败血症等疾病的微生物。

肺炎球菌可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即可乘虚而入,引起各种疾病。

尽管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但是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仍引起很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疫苗接种可降低此种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但全球范围内肺炎球菌的耐药发生率迅速增加,由于抗生素滥用使得肺炎等疾病越来越难治。

持续不断出现的耐药迫使人们通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发生。

●注意事项:患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对于疫苗的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因先天性免疫缺陷、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禁用。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

●不良反应: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肿胀、红斑,少数人有低热,疲倦、食欲减退、睡眠不稳等。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自行消退。

轮状病毒活疫苗

●疫苗作用: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5岁以下儿童人人都可能传染,2个月~3岁患者最多。

目前国内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减毒活疫苗。

在中国接种对象主要为2个月-3岁婴幼儿。

●参考价格:大约元/支

●注意事项:不用热水喂服。如未同时接种,建议与其它减毒活疫苗间隔28天以上使用。

●不良反应:口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等轻微反应,多为一过性,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流感疫苗

●疫苗作用: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流感疫苗可有效减少发生流感的几率,减轻流感症状。防止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类同时感染人禽流感病毒的机会,并降低可能出现新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危险性。

流感疫苗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我国目前使用的以裂解疫苗偏多。

建议流感流行季节前或期间进行预防接种。

流感疫苗的免疫时长为一年,可以每年接种一次,6个月内的宝宝不宜接种。

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12月份,

南方地区一般是10月份到次年的2月。

宝宝的日常看护人也可以同时接种。

●参考价格:大约60-80元/支

●注意事项: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宝宝,第一次接种时,需接种两针,间隔一个月。

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的宝宝不宜接种。

特别要注意的是,鸡蛋过敏宝宝不宜接种。

或对疫苗中的已知成分过敏的宝宝不宜接种。

●不良反应:注射后12-24小时,少数人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触痛和瘙痒等,偶见硬结、皮疹。

一般很快消失,不影响正常活动。

接种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头晕、出汗、不适、乏力、发热、呕吐、咳嗽、腹泻和寒战等全身反应,一般无需治疗,一至两天后可自行缓解。

A+C群流脑结合疫苗

●疫苗作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瘀点,瘀斑。脑膜炎引起神经系统损伤,遗留听力下降,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为5-10%。流脑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

我国批准的流脑疫苗种类包括多糖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A,C,W,Y四价流脑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

目前,A群流脑疫苗是国家一类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是可以用于替代A群流脑疫苗的自费疫苗。不同于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对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均具有免疫预防的作用。

A+C群流脑结合疫苗分别于6月龄、9月龄进行接种,至少间隔1个月。但在不同地区,A+C群流脑结合疫苗的接种剂次和接种程序或有不同,具体如何接种请咨询接种地预防保健中心。

●参考价格:大约70-元/剂

●注意事项: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等、脑部疾患、

发热、急性疾病、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等慢性疾病的活动期人群禁止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较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全身反应有低热,偶有高热。

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

●疫苗作用: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又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是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柯萨奇A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均可引起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染,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病情往往严重,表现为传染力强,是一种高度嗜神经肠道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与死亡的主要原因。EV71所致手足口病重症起病急,发病快,病死率高,从发病到死亡仅为1-5天。接种EV71型疫苗是预防由EV71所致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建议6月龄-3岁EV71易感儿童接种EV71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也有适用于3月龄-5岁的EV71型肠道病毒灭活疫苗来预防此型别的手足口病。

●参考价格:约元左右

●注意事项:已知对本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及庆大霉素过敏者,严禁使用本疫苗;

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严禁使用本疫苗;

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建议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与其它疫苗接种间隔2周以上。

●不良反应: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

罕见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尚需要通过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与评价获得。

乙脑灭活疫苗

●疫苗作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是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

我国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

灭活乙脑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到10周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显示在8月龄时接种2剂,间隔7-10天,2岁时再接种1剂,6岁时接种第4剂。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参考价格:大约40元/支

●注意事项:乙脑疫苗的接种禁忌包括: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不良反应: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后不良反应较少,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1-2天可自愈。

水痘疫苗

●疫苗作用: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易出现暴发或流行。

水痘起病急,可出现发热、皮疹。皮疹可有斑丘疹、水疱、疱疹,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和头部多见。

少数患儿可出现肺炎和脑炎等并发症。水痘痊愈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人体内。

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经水痘病毒传代毒株制备而成,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预防水痘,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而引起的并发症。

水痘疫苗1岁以上可以接种,北京市现建议1岁半、4岁各接种一针的免疫程序。

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但需接种于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

●参考价格:大约/支

●注意事项: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注射禁忌症包括:

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禁用于已知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对该疫苗的任何组分过敏者;

禁用于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的个体;

本品禁用于有先天性免疫病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中有先天性免疫疾病史者;

妊娠期间禁用,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妊娠。

●不良反应:接种本疫苗后一般无反应。

在接种6-18天内少数人可有短暂一过性的发热或轻微皮疹,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各别罕见病例出现严重发热、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等表现,需及时就诊予以治疗。

甲肝灭活疫苗

●疫苗作用: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

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甲肝疫苗主要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

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甲肝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显示18月龄注射第1针,24月龄注射第2针。甲肝灭活疫苗基础免疫一次,6-12个月内加强免疫一次,两次间隔≥6个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参考价格:大约40元/支,部分地区为一类免费疫苗

●注意事项:甲肝疫苗的接种禁忌包括:

1、身体不适,腋温超过37.5℃;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3、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过敏体质者,尤其已知对疫苗任一成分过敏者。

●不良反应:注射疫苗后少数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全身性反应包括头痛、疲劳、发热、恶心和食欲下降。

一般72小时内自行缓解。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

非常罕见报告头晕、腹泻、肌痛、关节痛、中央及外周神经系统炎症病变。

过敏反应包括变态反应、惊厥,必要时应及时对症治疗。

赞赏

长按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d/1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