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所以,“夫妻癌”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生活作息习惯的高度一致性,频繁的性接触,饮食习惯的相近或相同,所处外部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一致性等等。
“家族聚集”现象
哪些癌症容易发生“家族聚集”现象?
有下列几种癌症,请注意出现“家族聚集”现象。
1一是肝癌。
如果父母查出肝癌,子女就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家族聚集”。我国85%~90%肝癌患者来自乙肝。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患肝癌概率很高。
2二是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有明显家族聚集性,要避免“遗传”肠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没有人得结肠息肉病,该病还有一个特点是传男不传女。如果父母查出患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那么他们在10年前就应有腹泻、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等病症。因此,这类患者的后代应提前10年检查,每年都要做。需要注意的是,该病隔代遗传,就是说如果父母没患病,不代表儿女不患病。
3三是胃癌。
部分胃癌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两代人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考虑遗传性胃癌。当然这种遗传并非直接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倾向。这类患者子女,要避免接触发酵、熏制、烧烤等食物,阻止致癌物形成。同时还要戒烟戒酒,因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饮酒损伤胃黏膜并促使致癌物吸收,加速癌变。
4四是乳腺癌。
一般来说,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有遗传倾向的女性,从20岁开始要有意识地“乳房自检”,如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并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触摸不疼痛时,要及早就诊。
★“夫妻癌”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夫妻癌”现象的出现说明在家庭中创建和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条件。家中出现了“夫妻癌”,其子女们就应该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例如,膳食中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霉变的食品,少吃腌制、油炸、高脂肪、高盐的食品。戒烟,不饮烈性酒,吃饭不要太烫,太快,太粗,太硬。当夫妻一方患癌症时,另一方应引起警觉,要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癌肿,及时治疗。
医院进行防癌筛查外,夫妻之间平常该如何进行防癌自检呢?可以每2周~1个月进行1次相互观察和检查,主要注意以下向个方面:1.气色与精神:神色对早期发现癌症很重要。观察精神状态主要看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如反应迟钝、精神恍惚、嗜睡等。脑部肿瘤常有神志异常改变。
2.饮食与二便:若出现吞咽不适或噎嗝,可能是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尿中带血或无痛性血尿,很可能是肾、膀胱肿瘤的表现。大便外形变扁、变细,或便中带血,则可能是大肠癌的信号。
3.痰及分泌物:中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较高,而肺癌的重要症状之一,便是痰中带血或血痰。因此,应特别留心观察痰的状况,一旦发现痰有血色应立即就医。在互查互检中还要注意耳道、鼻腔是否有血性分泌物溢出,因为它们可能是耳部肿瘤、鼻咽癌的征象。
4.皮肤及淋巴结:观察皮肤除了前面提到的皮肤色泽变化,主要看有无经久不愈的溃疡和有无色素痣。如果有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表面结痂的溃疡,应警惕皮肤癌的可能。人体多有痣,但在手掌、足部和腰际等易于受到摩擦部位长的色素痣,容易恶化为癌。其中一种称为交界痣的恶变机会最大。如果发现原来的痣生长速度突然加快,颜色变深,原来有毛突然脱落,中间的部位刺痒、疼痛,表面发生糜烂、破溃、出血、发炎,并向周围扩展,边缘变得不规则等情形者,更应考虑到恶变的可能。
5.乳房及腹部肿块:定期检查女性的乳房,认真触摸乳房内有无肿块,是否坚硬,能否移动,乳头是否内陷,有无血性分泌物,以及两侧乳房是否对称等,如发现异常,医院进一步检查。
6.每月量体重:体重突然出现原因不明地显着下降,可能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信号,某些恶性肿瘤也多以消瘦为其主要症状。因此,至少每个月至少测量一次体重。
睾丸癌的早期征兆
睾丸肿块:原发性的睾丸肿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的睾丸肿块,大小为数毫米至数厘米。由于无不适感或仅有沉重和下坠感,常不引起注意,偶然在洗澡时发现。据统计,约25%的患者,从有症状到切除睾丸相隔3~6个月。因此,提倡定期自我检查。
睾丸疼痛、肿胀、变硬:因为这种情况更常见于感染性睾丸炎和附睾丸超声检查。约10%患者可以出现类似睾丸扭转的急性睾丸疼痛,这是由于睾丸内出血或梗塞所致,应行睾丸的越声检查。
腹部或腹股沟肿块:隐睾患者出现腹部或腹股沟肿块,应高度怀疑睾丸肿瘤,应积极检查,明确诊断。
女性化乳房:3%~7%的患者可以发生乳房肿大、疼痛。因此,对男性乳房肿大,应积极检查,明确诊断。女性化的患者,要行双侧睾丸检查。
全身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背痛、咳嗽、呼吸困难、厌食、恶心、呕吐、骨痛、下肢水肿,均为晚期症状,大多不是早期睾丸癌了。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为您解答!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