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大禹治水的奇异草药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大禹治水是大家从小都听过的故事,在中药王国之中,有一味中药也与这位治理洪水的领袖有着特殊的渊源,它兼治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既是梅毒的克星,还是现代治疗糖尿病的良药。今天,就让我们从远古的传说开始,认识这味神秘草药——禹余粮。

大约在公元前年,华夏大地洪水滔滔,几乎年年泛滥成灾,百姓饱受水患之苦。鲧奉尧帝之命治理洪水,采用筑堤防水之法,因历经九年未能治平,而被尧帝的继任者舜帝杀死在羽山。后来鲧的儿子禹(也称大禹)继承父亲未竟事业,亲赴水灾地区考察,跋山涉水,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设计出一套“改堙为导,疏堵结合”的治水新方案,终于制服了历年猖獗的洪水。

十三年的野外治水生涯,几乎天天风餐露宿,为了防止挨饿,大禹的麦饭经常随身携带。由于治水流动性大,朝东夕西,餐无定时,大禹常将吃剩的余粮遗忘在旅途之上、江河之中。从此以后,凡是大禹足迹所到之处,都生长着一种奇异药草。人们为了寄托对大禹的怀念之情,就把这种草药取名为“禹余粮”:“今药中有禹余粮者,世传昔日禹治水,弃其所余粮于江中,生为药也。”(南北朝·任昉《述异记》)

禹余粮的药名来源可引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传说,但南北朝药学家陶弘景的说法更贴近现实:“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本草经集注》)

禹余粮到底是怎样一种草药呢?为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我们来看一看陶弘景在注后部禹余粮(同名矿物药)时,对它如何进行描述的:“南中平泽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余根。”李时珍分析这段话后得出的结论是贴切的,这种草本禹余粮,或称草禹余粮,就是现在常说的土茯苓。据此推断,土茯苓另有别名禹余根、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这些别名无疑包涵了大禹治水艰辛历程的深层含义。

来源:《看图速认中药原植物》

土茯苓,为百合科获葜属攀援灌木,长1~4米。茎光滑,无刺根茎块状粗厚,有明显结节。单叶互生,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伞形花序腋生,花绿白色。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根茎入药。

土茯苓的食用历史可以上溯至舜帝时期,后世医书多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说:“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本草纲目》也说:“其大若鸡鸭子,连缀而生,远离尺许,近或数寸,其肉软,可生啖。”土茯苓的药用显然迟于食用,明代以前,人们对土茯苓的诸多功用已有认识,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只是明弘治、正德年间,由于杨梅疮(梅毒)盛行,自南而北,遍及海宇,为了控制梅毒,医生开始轻率使用毒药轻粉等(含汞有毒)药治疗,结果导致数不胜数的患者“毒留筋骨,溃烂终身”(《本草纲目》)。此时,人们才开始正视土茯苓,因为该药治梅毒疗效独特,安全可靠,几乎无遗害之忧,同时又能化解汞剂中毒,因此一时被医生奉为至宝,广加应用。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土茯苓有红、白之分:红土茯苓,又称红土苓,为光叶菝葜的根茎;白土茯苓,又称白土苓,为肖菝獒的根茎。明代《本草纲目》说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但现代研究表明,红、白土茯苓药理作用基本类似,可互为替代使用。本品味甘、淡,性平,能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可用于梅毒、汞中毒、痈肿疮癣、瘰疬瘿瘤、风湿挛痛、痢疾泄泻等病证。

50个趣意盎然的中药故事——

01瘰疬溃烂

土茯苓粥:土茯苓60g,粳米g。土茯苓洗净,水煎取汁,加粳米煮成粥,食用。

02痛风

土茯芩红花汤:土茯苓60g,红花10g,川牛膝15g。加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

03带下

土茯苓糖茶:土茯苓30~50g,白糖或红糖适量。土茯苓与糖加水两碗半,煎至1碗,每日代茶饮。

04慢性肾炎

土茯苓银花荼:土茯苓60g,金银花30g,水煎取汁,代茶频饮。

05糖尿病

土茯苓猪骨汤:土茯苓50~g,猪脊骨g。猪脊骨打碎,加水熬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每日1剂,分2次服。

06钩端螺旋体病

土茯苓甘草汤:土茯苓60g,甘草10g。加水煎服,每日1剂。病情较重而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g。

07小儿疳积

土茯苓棉根散:土茯苓30g,野棉花根30g。共研细末,每次服用3g,每日2次,以米汤冲服。

08小儿慢性胃炎

土茯苓乌贼骨散:土茯苓g,乌贼骨30g。二药共研细末,视年龄大小每次服用2~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首简、便、效、廉的实用处方——

09痈疽疮疖

土茯苓猪肉汤:土茯苓15~30g,猪精肉90g,加水同炖,吃肉喝汤。

10梅毒

土茯苓苍耳汤:土茯苓30g,苍耳子15g。加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

11头痛

土茯苓白芷汤:土茯苓30g,白芷10g,苦丁茶10g。加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

12小便混浊

土茯苓射干汤:土茯苓30g,射干10g,鱼腥草30g。加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

1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土茯苓煲猪蹄:土茯苓60g,猪蹄甲30g,米醋mL。猪蹄甲洗净,与土茯苓、米醋一同入锅,加水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煮60分钟,每日1剂,早晚内服。

14口腔溃疡

土茯苓银花汤:土茯苓30g,金银花10g,生石膏15g(先煎)。加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

15急性睾丸炎

土茯苓仙人掌膏:将土茯苓研碎,与仙人掌按2:1比例捣烂,加少许鸡蛋清混匀成膏状,敷于睾丸红肿部位,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看故事学本草

在一味味中药临床功效的背后,其实还蕴藏着诸多精彩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在这本书中,将通过50味常见中药的经典故事,带你领略神奇有趣的本草世界,掌握实用简便的中药处方——

《本草拾趣》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选取了50种植物类中药,从有书可稽的典故入手,引导读者进入趣味药苑,结合历代传闻、诗钞等,将中药的品种、性味、功效、用法、注意事项等知识溶入其中;书中也简单介绍植物的形态,并附有图片,使读者能够按图索骥,便于到大自然中去寻觅草木果蔬;各篇之后附入多首简、便、廉、验的本草小处方,切合实用。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国医大师裘沛然解除高血压带来的眩晕

夏秋之交为何脾胃病多发?

肤白貌美,改善调理身体各种毛病,她只做了这一件事...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本草拾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洪钧寿钱苏海钱俊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by/4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