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鱼导读:文章超长,读完要半个小时,但我还是建议您多读几遍,因为它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早点实现财富自由,但到底赚多少钱才能财富自由?
年胡润报告:财富自由的门槛,在各线城市的入门标准具体如下:
如果你在三线城市,财务自由的最低门槛为万元。
主要包括一套平米的市区常住房、2辆车、20万元的家庭税后年收入和万元的金融投资;
如果你在二线城市,财务自由最低门槛为0万元。
主要包括一套平米的市区常住房、2辆车、40万元的家庭税后年收入和万元的金融投资;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财务自由最低门槛为万元。
主要包括一套平米的市区常住房、2辆车、60万元的家庭税后年收入和万元的金融投资。
所以,问题非常简单明了,想要财富自由,就得努力赚钱,但如何才能尽快赚到足够的钱?
01一个职业投资者的财富自由之路
前不久听一个投资界的朋友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说到:
他有一个朋友。
年入市,年开始专职炒股,至今已有15年股龄,其中有13年以交易为生,他叫阿雄。
阿雄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靠股市活着的自由职业者。
年,毅然辞职专职炒股。
那会儿,软件行业风头正劲,他这个决定,很多人无法理解。
他说,他不需要别人理解。
从年轻有为的软件构架师转专业股民,他的职业生涯,开盘激进而凌厉。
当年的他,胸中充满雄心壮志,他说,他的人生不应该只有代码,应该在路上,到大草原品花开花落,到天涯海角处看云卷云舒。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必须快速实现财富自由,然后,背上行囊上路。
于是,他选择了投机!
那年,他26岁。
阿雄做股票是有天份的,年到年那样的行情,他竟然从5万做到了10万。
他很明确自己做股票,比绝大多数人敏锐。
年至年那一波大行情,他的账户资产最高涨到多万。
他说,那一波大行情,他做得不够好,4千点以上太过谨慎了,轻仓进进出出,错过了4千点以上的一波大行情。
年,他30岁,账户上赚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万+。30岁多万,收入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好,当然更不能算差。
30岁,他比身边很多朋友同学都有钱,只是万+,离他的梦想还是很遥远。
那一年,家人叫他买房,然后像其他人一样,结婚生子。
他想都不想,拒绝了家人的要求。
他说,他不能屈服于结婚生子和油盐酱醋,生活必须要有诗和远方。
他踌躇满志。
最终,他没有买房,买了台20多万的车,犒劳自己,算是给自己30岁一个不算很差,略带遗憾的交待。
年,上证跌到点的时候,他重仓杀入,折腾半年,伤痕累累,万变成了50万。
毕业七年,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他说,也许是因为太过于执著梦想,使自己失去了理智,起了贪念。
贪婪,是人类搏杀的源动力,也是失败的伏笔。
他的亲朋好友继续说他,剩下的50万,买个房,结个婚,生个孩子。
他当时也想过妥协,毕竟30出头了,也应该成家了,但是一想着,买了房,没了钱,必须进入职场从头再来,心有不甘。
于是,他又作了一次决定。年,他的账户又回到万+。
从年到年,他的人生像是被下了咒一样,5年时间,资产一过百万就调头,到14年底,账户还是万。
这五年间,他妥协了,结婚生子,但是一直没买房,不是不想买,而是不敢买,买了就没有操作的本金了。
这五年来,他其实没有亏,至少撑起了一个家。但是!
这五年间,他身边的亲朋友好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原来比自己还差的朋友,混成了公司的中高层,买房买车,甚至还持有公司的原始股份,资产早已过千万。
有些朋友,这五年间创业,公司做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有些朋友,也悄悄的变成了不再是朋友。
和身边人比较,他唯一的有形资产,是07年买的那台车,已略显老态龙钟,和时代格格不入。
他说,人最怕的就是比较,而活在这个现实里,又不得不比较。
如果当初不是那么冲动,以他的才华和魄力,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个技术总监。甚至,以他敢闯敢拼的个性,有可能已经是某某公司的创始人。
只是,生活没有如果。14年底15年初,他立志要抢回他丢失的10年时光,于是融资重仓,资产最高时达到了小一千万。
可惜好景不长。
年下半年的黑天鹅,让他的资产又回到万。
他以为凭他十年来的经验,已看透了A股,15年下半年的股票暴跌,他总觉得还会弹上去,直到账户又回到万的时候,他才突然间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不能输掉这万。输掉了万,拿什么撑起一个家?输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他的内心,有了一个很沉重的包袱。
年到年,他的账户资产起起伏伏,最终还是没能有效突破万。万,也许真成了他的咒。
年,阿雄40岁,时间在他脸上刻上了皱纹,也蚀掉了他前额的头发,还磨掉了他原本凌厉的眼神。
我曾经问过他:你没想过退出吗?
他说:40岁的人了,我除了操盘,什么都不会,时代变化太快,十多年前引以为豪的软件开发能力,早已黯然失色。
我现在退出,我还能做什么,去应聘程序员?
40岁的程序员,那就是个笑话。他语气略带无奈,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忧伤。
时间,改变了他的容貌,也腐蚀了他的激情!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几次发财的机会,这十多年来,他错过了两次发大财机会:
一次是07年的大行情,因为过于保守没抓住;一次是15年上半年,因为太过于贪婪也没抓住。
我问:除了这两个,就没有其它让你介怀的吗?
他猛吸一口烟,长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我。我一直在等他提年的决定,那一次决定才是他人生真正的转折点。
但是他一直不提,我知道,他不是不知道年那个决定对他影响有多大,也许,只是,他不想再面对。
......
“走职业投资交易这条路,真的很难很难,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富自由,轻易踏上这条路。"
我的那个朋友,最后和我说了上面这句话。
但,话说回来,人生又有哪一条路容易呢?
02你为什么还在为生活奔波?
回想自己年的国庆节,还回成都参加大学同学毕业20年聚会,挺感慨的,2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现在又过了4年了。
有的同学已经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有的同学还在为生活奔波,还有几个同学已经失联好多年。
不知,同学们别来无恙?
或许,还在奔波的路上......
其实,还是很担心一两个已经失联五六年的同学,前几年年同学聚会之后,虽然同学们有找了一下,但还是没什么消息。
希望他安好。
不过还是获知隔壁宿舍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还有年春节提到过的那个想去开超市的儿时伙伴,真的去西安开了个小超市,因为这么多年一直为生活奔波,没什么积蓄,我也借了他几万做本金。
之后有聊过几次,说是现在北方经济不好,开超市也没原来想象的那么容易赚钱,而且非常累,早上四点多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
没办法,还有一个老婆和两个还在读书的小孩都需要生活。
其实我很想帮他,他是我4个儿时伙伴中最踏实本分的一个人,但现在我除了能借点钱给他之外,好像真的也帮不上其它更多的忙。
好在经过这两三年的奋斗,去年生意做的很不错,超市越开越大,不过就是年春节又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个大妈在超市买菜时突发心脏病去世,结果被连累赔了几十万元,好在没有更大的损失,超市继续运营。
真是做啥都不容易.......
还有一个小时候天天一起玩的伙伴,快50了的人,在农村老家已经失业了七八年,最近为了生活想开个小店。
问我能不能再借点钱给他做本钱?好在借的不多,卖了点股票给他了......
无论如何,在人生四五十岁的时候,同学/儿时伙伴间的巨大落差对比,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残酷的一件事。
但这就是现实!只是大部分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那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不是那个还在为生活奔波的。
所以,想获得财富自由或者职业生涯的成功,到底需要做些什么?
03我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这么失败?在职场混了二十多年,虽然现在不在职场混了,但回想自己职业生涯的前十几年,应该是比较失败的,原因很简单,评判标准也很世俗,赚钱太少。
记得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年一个月工资大概元左右,不过已经是当时4个在福州的高中同学中工资最高的了。
然而过了3年,年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无意之中聊起工资,我就恬不知耻的问一个同学: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这小子扭扭捏捏就是不正面回答,最后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很小声的说:不好意思啦,一个月才元。
我当时的心里猛地抖了一下!
凭什么?
因为那时我在一个号称全球最大的电脑显示管公司上班,做副经理职位,每天上班12小时,工资也就多元。
当时我就意识到:在职业上我肯定在哪里做错了!否则不可能会有这种差距。
因为论聪明我和他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论勤奋我每天上班12小时,论企业优秀,我所在的公司在全球细分行业排名第一。
没有道理他的工资收入可以是我的3倍,而且他这元,还没算上公司配发的原始股的股权收入。
但那个时候,我还是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然后时间又过了将近10年,到了年,当初一起在福州的4位高中死党,个个混的都比我好。
其中一个同学在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当福州分公司老总,另外两个同学也一起自己办了一家公司。
在职业上的收入都比我多,那时我已经有点明白,为什么我在职业生涯上会混的比他们差这么多?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制造了几百上千个千万富翁。而这几百上千个千万富翁大部分在10年前,并不是什么名校毕业,能力特别强的人。
而是去不了大公司,也没什么机会跳槽,只好老老实实待在阿里巴巴的那些人,结果一不小心就成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了。
而且阿里巴巴给新员工的工资也挺高,具体高到多少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阿里巴巴前两年有一段时间到我们公司挖人。
条件非常简单粗暴:只要愿意去杭州上班,工资先翻倍,还不包括股票期权。
以前一直想不通自己前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这么失败?直到自己看到下面这个故事之后,才恍然大悟。
职业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故事说的是一位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师在讲一门课: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
大师走进教室,打开电脑,点开PPT首页,上面只有两行字:
职业的成功取决于两点:
一、找一个好的行业。
二、自己做一个耐心的老员工。
就这么简单,大师说。
台下嗡嗡作响,因为下面有许多学生是具有多年职场经验的人士。
不一会儿,有一位世界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站了起来,说:如果这两条没有做到呢?
大师翻开PPT第2页,说:那就变成4条了。
一、你必须找到或者刚好碰到一个好上司。
二、你的工作业绩能一直让你的上司满意。
三、能让同事对你都很好且都愿意帮助你。
四、还能让公司老板有机会看到你的成绩。
大师还未把这4条念完,台下就喧哗起来,有的说不行,有的说太难。
等大家静下来,大师说:如果这4条做不到,而你又想有拥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那就得做到以下这16条。
大师继续翻开PPT第3页:
一、找到一个能几十年如一日业绩持续增长的企业上班。
二、非常了解公司的政治和权利派别。
三、能预测到5-10年之后哪一个权利派别可能在公司获胜。
四、而且还能跟上这个权利派别的老大。
五、还能非常溜得玩转办公室政治。
六、无论上司如何的笨蛋,都必须发自内心的赞赏他。
七、随时准备为上司承担,他所犯的所有错误的责任。
八、当上司碰到尴尬时,你可以非常迅速的为他开脱。
九、看下上司眼色,你就能清楚的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十、能开心的做完所有事情,但把所有功劳都归到上司身上。
十一、上司的每一个想法,无论对错,你都能在第一时间去执行。
十二、上司不让你打扰时,坚持不去打扰。
十三、能不定期的请同事们一起聚聚餐、KK歌之类的。
十四、工作上既可以展现自己能力,又能让同事不会嫉妒你。
十五、如果可能,尽量坚持多加班。
十六、你给公司创造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公司付你的工资。
大师还没念完,有些人开始痛苦的笑了,还有些人说:这TMD根本就不可能。
稍微停了一会儿大师继续说:如果大家对上面这16条还是感到失望的话,那你只有做好下面这些条了。
接着大师翻开PPT第4页,这一页只有一个链接文档《玩转职场招》,是一本有页的电子书文档。
里面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的写着各种各样的职场备忘及绝招。
总之,职业生涯成功的理论是一个几何级数理论,它总是在前面那个数字的基础之上,进行二次方。
这时台下响起了强烈的喧哗声。
不过下课的时候,很多人默默的离开了,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眼角好像还开始有了一些泪花。
04成功的职业生涯只取决于两点:一、找一个好的行业。
二、自己做一个耐心的老员工。
为什么?
虽然我曾经在一个号称全球最大的电脑玻璃显示管公司上班,那时候也经常爱和朋友吹牛:
你知道吗?全世界的电脑显示器中,每4台就有1台是我们公司,兄弟我做的!你知道吗?
但是现在这个公司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我当时所在的行业是夕阳产业,“玻璃显示管”这个行业早已被“液晶显示屏”行业替代了。
就算我能混到这个行业的牛叉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又有何用,当今世界已不需要这个行业了。
而假如我当时是在一个朝阳产业,哪怕所在的公司很小,甚至最终倒闭,都不必担心,因为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很多这个专业领域的人才。
所以,你只要找到一个好的行业慢慢呆着,等到你稍微有点能力的时候,都会有人抢。
比如我目前所在公司这几年只要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阿里巴巴等同业公司都抢着要,而且简单粗暴,薪资首先翻倍,其它再谈。
仔细回想目前已经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同学,要么是在一个好的行业持续深耕到现在,比如房地产、通信、互联网......
要么就是毕业时选择去北京、上海或者深圳工作,因为工作生活,都必须买个一两套房子,一不小心都成千万富翁了。
一套房子平方左右,目前这3个城市市中心均价基本在10万/平方左右,用一个深圳同学的话讲:
千万富翁,现在深圳的同学只要有买房子的都是,根本不算啥,就是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多买几套。
而那些在二三线城市的同学,基本上就没这种机会了。
所以,职业生涯的成功或许只需要:
找一个好的行业。
做一个老的员工。
然而,做一个老员工,或许简单。
但是,时光转瞬即逝,过去已经过去,未来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好的行业和好的职业呢?
05李开复说:未来10年80%的人将要失业!他还说你们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每次搜素引擎的结果,都是人工智能推算出来的。它会根据你们的每一次点击来决定下一次在你面前呈现的画面。
你们每一次的择偶,它会更知道你喜欢谁。媒婆都要失业了。这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他过去两年所有的投资,都是机器人管理。
因为机器人可以分析所有的股票走势。它每天读新闻,读财报,然后来判断今天最该买最该卖的股票是哪一只。
李开复得过癌症,他当时用的药,很多医生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因为医疗进步很快,不是每个医生都能每天去读各种学术期刊论文,来学最新的治疗方式。
所以未来把人工智能做成医疗助手,它是可以更好的帮助医生做判断和诊断。
一辆车96%的时间都是停着的。
如果有一个无所不在的滴滴,当你需要出门时,一辆小车就开来了。你还有必要买车吗?
这就是共享经济的无人驾驶技术。
他认为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说交易员,助理,秘书,中介,这些事情,它都会比人做得更好。
那么以后都失业了,谁会取代你的工作呢?
人工智能。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在当今这个时代,都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可能。
06我朋友说:未来10年50%的大企业都要倒闭!我朋友还说过一件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很多年前有一场面试,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那时我负责诺基亚公司运营商业务,我需要招一些有经验的大客户经理。有一份简历吸引了我,应聘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北大。
学历完美,工作经历惊艳,第一份工作是康柏(美国当年PC第一大公司),第二份是北电(北美电信,美国当年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
这两间公司,你们可能没有听过,因为都早已倒闭。
但是在当年绝对是顶级的外资公司,他的这份简历亮瞎了我的眼,我迫不及待的约见了他。
他侃侃而谈。谈到最后,我问他,你对来我们公司发展有什么要求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企业不要倒闭。
我不禁哑然,你为什么会担心这个?
他说,因为我待过的企业,都倒闭了。企业运营不好就会裁员,对职业生涯影响很大。
我当时想,那是你运气不好,我们这种企业绝对不会倒闭的。
由于种种原因,我最终没有招他进来,否则他进来仍然难逃企业倒闭的厄运。
我在诺基亚工作了9年,毕业后就加入了这家公司,亲眼见证了它起步和腾飞。
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曾经连续3-4年蝉联手机市场No.1的地位,而且是绝对的第一,遥遥领先市场第二位。
身处在业绩如此牛逼的企业里,怎么会相信企业有倒闭的一天?
年是诺基亚的巅峰时刻,占领中国市场40%的份额。但是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下滑不可逆转的发生了。
我离开时,诺基亚仍然有35%市场份额。当时单纯的认为,这家企业只不过辉煌不再而已。
但是,2年后,仅仅是2年的时间,诺基亚这三个字和诺基亚公司竟然在市场上消失了。
讲到这里,真是有点悲壮。至今我都难以相信,一家伟大的百年企业是以这样的速度消亡的。
为什么会这样?
07世界已然巨变的征兆之一:莫名其妙的失败!这个朋友体验到的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败”,但是恰恰这种让你无法接受的、莫名其妙的失败,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因为,它已经在提醒我们,世界已经迎来巨大的变化。
比如,在未来5-10年,智能应用软件和操作平台,会使大多数传统行业陷入混乱。
优步Uber、只是一个打车软件公司,他们不拥有汽车,但他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Airbnb是世界上最大的旅店公司,但他们不拥有任何酒店资产。
在传统年代,由于社会组织是散落状态的,所以很多小的区域容易形成独立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会有很多小的生存机会。
比如张三在张庄、李四在李庄可各办一家商店,当然每个村庄都可多容纳几家商店,只要商店不门对门,都可以相安无事,尽管都不易办得太大,但可以各自独立生存。
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情况是怎么变化的呢?
在链接无处不在的时代,由于传导渠道四通八达,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开始往极少数人手里集中。
比如由于互动的高效性,很多组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从生产厂商采购,利用现代物流低成本运往各地。
由于它们采购量很大,掌握进货的定价权,能把进货价压到最低,进而能大打价格战。
相比之下,那些“夫妻店”的规模很小,进货没有砍价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厂商给的价格。所以,规模化、公司化零售有极强竞争优势,夫妻杂货店很难生存。
所以,今天做“小生意”的机会越来越少,未来只会更少。
十年前,张师傅来到深圳,一直以修单车、卖二手单车为生。那时候,在深圳关外地区,骑自行车的人还是很多的,张师傅的日子也过得安稳。
年下半年的一天,张师傅门口突如其来地放置了几辆橙色的共享单车。
当时张师傅不以为然,虽然ZF一直在提倡单车出行,但没想到,共享单车进入市场后,凭借价格便宜、停放方便、支付便利等优点,迅速收割了大批用户。
再也没有人买他的二手自行车,也不再有人来修车。
共享单车或许对很多用户来说很有趣,对资本也很吸引。但对于这些依靠修单车、卖二手单车为生的张师傅来说,共享单车就是砸了他的饭碗。
以前一天能卖出几辆的二手单车,现在一辆都卖不出去。
有人说,张师傅可以去修共享单车啊!这么大的市场!理论上,有十年修车经验的张师傅,还是可以去修共享单车的。
但是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无论是摩拜还是ofo,这些单车都有固定的制式,必须拉到自家的店才能修理。
因此,这块蛋糕也不是留给张师傅的。
张师傅能怎么办呢?跳槽吗?转行吗?如果他做不到,他的小店只能黯然倒闭,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失败者。
互联网浪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淘汰了一批行业。同样由于互联网解决了信息的对称性,因此倒买倒卖也没有机会了。
还比如以前我们会去看一些现场演出等等之类的活动,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的文艺表演形式,这会供养一些演员队伍。
而现在人的注意力都被手机吸引,手机屏幕的大小往往就是我们的视野范围,再加上社交媒体的发达,经常会蹿出一些网红,她们霸占了我们的视野。
也就是说我们的注意力再也不是分散的,而是被集中到某一个点上。
网红火了之后可以迅速获得融资,最终走上明星的路线,而那些普通的演员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总之,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各种传统行业,正在经历商业“去碎片化”的洗礼,并由大公司、名人取而代之。
社会也因此失去了众多中等收入机会,更多的人被打入工薪阶层,让收入分配、财富分配出现更为严重的分化。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正在加剧贫富分化。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成功人士,将不得不接受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莫名其妙的失败,没有办法,趋势使然。
08世界已然巨变的征兆之二:意料之外的成功!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这种“链接”对传统的“雇佣”关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使其断裂。
回想一下5年前我们身边的朋友,不是在这家公司上班,就是在那家公司上班。而如今很多朋友不是依托这家平台赚钱,就是依托那家平台赚钱。
比如很多“出租车司机”已经脱离了出租车公司,开始依靠依靠滴滴、优步等平台接单赚钱,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他们不再需要缴纳“份子钱”,还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还比如自媒体运营者依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