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m-mip.39.net/news/mipso_5813045.html
儿童节快乐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医院里的儿科与最近杭州的天气一样,可谓“炎”值爆表,能与这股“热”情媲美的,恐怕要算上这两家伙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每年这个时候
都是孩子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医生,我女儿昨天晚上发烧,今天早上吃东西嘴巴痛,好像长了疱,你快看一下。”“嘴巴里面长的是疱疹,又有发过烧症状,手足口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先去查一下血。”
近日,医院三墩院区儿科门诊,前来就诊的幼儿患者络绎不绝,其中有好几例为疑似手足口病。
“我们从4月份就陆续接到手足口病的患者,5月份开始增多。”医院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沈道江主任医师说,换季天气转暖之时,细菌和病毒很容易繁殖。而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的免疫功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也比较差,再加上儿童平时好动,不喜欢洗手,有吃手、摸眼睛、摸鼻孔等多种不良习惯,如果处在公共环境中就很容易被传染上。
今年这个病
比手足口病“来势更汹”
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手足口病比较警惕,然而今年,一种类似手足口病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也不在少数。
前不久,爸爸妈妈带着3岁的闹闹(化名)在小区玩耍,第二天,闹闹突然出现无故地哭闹,不肯吃饭,总流口水,体温也有些偏高。
开始妈妈在家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处理,可三天后,情况不仅没有好转,闹闹的精神还越来越差。爸爸妈妈急忙将他送至医院三墩院区儿科检查,医生发现他口腔内长有疱疹,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近一月以来,儿科门诊每天都要接诊10余例患儿,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更多。”沈道江说。
01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是一对“表兄弟”
沈道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通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
“很多家长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其实不然。”沈道江称,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对“表兄弟”,它们的病原都是肠道病毒,症状和传播途径相似。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临床症状,非常的相似,都可以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但手足口病常常除了上述表现之外,同时还会伴有手、足底,臀部、膝部等部位的疱疹。
不同的是,疱疹性咽峡炎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或同时出现,疱疹分布在咽部和软腭处;而多数手足口病是先出疹再发热(有的无发热症状),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口唇、手心、足底、肛周、膝盖、手肘均可长皮疹;疱疹性咽峡炎多数预后良好,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病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疾病本身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处理。
不想自己孩子遭这罪
每天回家给娃做这几件事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可总结以下十五个字: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洗手,一定要用香皂/肥皂好好地洗干净。
每天回家第二件事:给娃换衣服,大人也要换。特别是参加儿童节活动等人多的聚会之后。”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清洁
“清洗双手”:家长在喂养婴幼儿前必须做、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过程中必须教、饭前便后要督促。
病从口入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喝”:自来水、冷水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2.注意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无疑就是指居住房间内的一切,包括空气!
对于婴幼儿来说,房间内人员不要过多,冬季空气不流通;抽烟更是杜绝,防止空气受到污浊,以免会造成继发性的感染;
与孩子接触过多的就是玩具,家长一个不注意,孩子就把玩具放嘴里咬两口,所以,一定要周期性的清洗玩具。
生活用品包括餐具和衣被,餐具洗净后没有晾干容易滋生细菌,要及时煮沸;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外出耍之前把被子放在太阳下晒一晒,杀菌。
3.保障饮食睡眠
注意营养元素多样化,大鱼大肉的同时保证粗粮的摄入,多样化的饮食提高孩子免疫力。
保证孩子睡眠时间充足,避免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每天饮用足量的水,使身体的各种功能得到发挥,将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沈道江最后提醒,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所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出现的手足口病,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就诊。
编辑:婧审核:珑
来源:儿科
采写:宣传统战部郭俊
本文为医院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