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长在哪最危险看完后你会吓一跳

sheng

怡情健体膳食导引纠偏

脂肪一定要有,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能量、保护器官、参与代谢。

但如果脂肪太多,那可就是“油腻腻”的负担了!

“油腻”的人生注定坎坷多啊!那么脂肪长在哪最可怕呢?

长在最危险!

胳膊上有些肉,这样的肥胖问题并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是如果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那可要当心啦。因为腹部是我们很多器官的重要集中地,意味着可能内脏脂肪超标,也会带来各种疾病问题!

1.长在肝脏上:脂肪肝

小心脂肪肝!脂肪肝可不是脂肪包裹在肝脏的表面,而是充斥在肝细胞里面。这些脂肪会损害肝脏细胞,造成脂肪性肝炎,而且这类肝细胞还会招来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发炎症,造成肝脏纤维化,并逐渐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可不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也会得脂肪肝。不合理的减肥,会让身体其它部位储存的脂肪、蛋白变成脂肪转入肝脏内,如果此时又缺少脂代谢时必要的酶类,脂肪就会在肝脏滞留,这就是瘦人也得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2.堆在血管上:动脉硬化

小心动脉硬化!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的小“斑块”增多增大,堵塞血管,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脑梗、心梗,甚至会危及生命!

3.堆在心脏上:脂肪心

小心脂肪心!

心脏太“油腻”,可能会要命!脂肪心在医学上称为心肌脂肪浸润,大量的脂肪组织沉积在心外膜下,并广泛浸润到心肌纤维之间,导致心肌纤维萎缩,甚至部分消失,严重可让人猝死。脂肪心与肥胖、饮酒过度和慢性酒精中毒等脱不开关系。

4.堆在肾脏上:肾病

小心肾病!

国外有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中约33.7%伴有慢性肾脏疾病。肾脏就像一个“筛子”,通过尿液将人体每日产生的废物、毒素排出体外。脂肪大量包裹肾脏,会导致肾脏循环不畅。而且脂肪细胞可以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促使肾小球肥大,肾组织纤维化。

5.堆在肠子里:肠炎

小心肠炎!

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炎症性肠病也随之高发。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炎症性肠病是吃出来的病。有的学者发现,如果消减炎症性肠病患者富含脂肪或糖的食物,症状也会改善。

你是腹部肥胖人群吗?

一般来说:

男性腰围≥85cm

女性腰围≥80cm

男性腰臀比>0.9

女性腰臀比>0.85

(腰臀比:腰围除以臀围)

就可以说是腹部脂肪堆积了。

如何远离腹部肥胖?

1吃淡点

饮食清淡一些,少油、少盐、少糖,告别大油大肉的模式,每天保证一斤蔬菜。

2先喝汤

先喝汤再吃饭,饭吃到一半再把汤喝完,以这个顺序慢慢吃,慢慢会减轻体重。

3“骗饱”胃

选择“饱腹指数”高的食物,包括燕麦、小米、大麦、荞麦等口感粗糙的杂粮。

4多运动

每天有氧运动40分钟以上。

5不熬夜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

一生有4个发胖危险期,看看你赶上了哪期?怎么应对?

第一危险期:毕业工作三年内

20到30岁之间其实是最需警惕的长胖年龄段。澳大利亚曾有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中41%的体重在4年里平均增加了2.5公斤。因为走出校门后,吃得多动得少,还有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暴饮暴食,会迎来第一波发胖高峰期。

避开法:每天运动1小时

每天保证进行有氧性运动:如,跑步、快走、游泳、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训练时间:1个半小时左右,太久容易造成机体损伤。

训练强度:身体发热,轻微出汗,每星期训练:3--4次。

早中晚饮食比例3:4: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了早、中、晚餐能量的比例,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则占30%~40%,三餐的比例大概为3:4:3。

早餐:作为一天的第一餐,对人体的膳食营养摄入、健康状况和工作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午餐:及时地补充能量。工作再忙碌,也要把午餐的时间安排出来,午餐吃得好才能保证下午长时间工作。

晚餐:如果晚上吃得太多,活动量少,多余能量则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变胖。所以,晚餐一定要适量,以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一般晚餐可以多选择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食物,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促进肠道蠕动。适当地吃些肉(大概一两左右)、豆类,而蔬菜水果还应该是晚餐的主角。

第二危险期:结婚以后

很多女性婚后饮食因为生活趋于安顿稳定,食欲大增,这样体重自然而然上升。而对男士而言,婚后太太怀孕了,各种高营养和能量的食物,老公也跟着沾光,汤汤水水一起补,很容易就变胖了。

避开法:追求简单生活

婚后生活容易因为生活稳定,吃饭越来越没有节制导致肥胖。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专家提倡极简生活,在饮食上推荐:

1、油煮法:

把一碗水煮开,加入一汤匙油,然后把青菜放在里面快速煮熟,起锅时再稍微调味。

2、蒸菜、清炖和凉拌等方法:

简单的烹调不仅人人能够操作,而且减少了油烟的危害和清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保护了食材的原有健康价值,减去了因高温而产生多种致癌物的烦恼。

3、用好电饭锅预约功能:

煮好的八宝粥为主食,加上用电蒸锅蒸好的各种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小白菜、茼蒿等,再加上少量减油烹调的鱼肉蛋类或豆制品。保持天然食材的口感,没有油炸油煎,没有烧烤爆炒,吃起来却足够饱足,又能保持充足的精力和体力。

第三危险期:40岁左右

人年轻时一般喜欢交往,热衷于文体社交活动。而中年时往往家庭事业都很稳定了,现在生活条件也都较好,家用电器较齐全,家务事较轻松。加上精神愉快,饭菜可口,很快就“心宽体胖”。

避开法:每天骑行年轻十岁

可让血管变年轻。

运动后,血液的流动速度加快,会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作用是可以让包围在血管周围的肌肉变得柔软。血液的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一氧化氮也越多。实验发现,骑行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加快10倍。

骑行之后,大腿不仅不会变粗,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有型。因为骑行可以改善并塑造肌肉,尤其是下半身——小腿、大腿和臀部的肌肉。骑行以腿部运动为主。科学家实验统计,每骑行1千米,下肢的26对肌肉需要运动~次。

另外,骑行对有关节疾病以及腿部或臀部有伤的人而言,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作。可让寿命更长。

有规律地定期骑行与增加寿命密切相关。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经常骑自行车的人健康状况相当于比自己实际年龄年轻10岁的人,而那些到了30多岁仍坚持定期骑行的人,可以使自己的预期寿命平均增加2岁。一项国际调查显示,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的邮递员寿命最长。

骑行还可加速血液循环,让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有助于保持清醒的思维。

第四危险期:更年期和退休以后

男性50~60岁、女性45~55岁更年期这段时间,指挥卵巢、睾丸工作的大脑垂体,大量地分泌促性腺激素,打乱了体内激素平衡,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肥胖。还有退休后不善社交的老人,生活半径急剧缩小,活动变少,也可能发胖。

避开法: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不受场地、器械的限制,锻炼方法比较科学、全面,能使心脏、肌肉、神经等全身各个系统都得到运动。难度不大,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学会。

如果动作到位,做一遍就出汗了,一天做两遍第九套广播体操,9分多钟,消耗的能量在~卡路里之间,属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做完后心跳将达到~次/分,相当于跑了米,是心脏的最佳负荷。坚持做能提高心肺功能。

国家体育总局做过测试研究,坚持做一个月,女性平均体重会降低0.5~1公斤,男性虽体重降低不多,但体脂含量普遍下降。

这种不花钱的方法,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能减肥、健身,比起花几千上万元去健身房锻炼,几乎是无本万利,真的不能轻易错过。

这么好的知识,也发给朋友看看吧~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全国卫生,由天下养生网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校/小蓝排版/小天

精彩推荐

长期这样吃危害大,比肥胖还可怕!附长寿养生口诀

“胖不起来”和“瘦不下去”之间,你只差这份中医调理清单

罗大伦:我们为什么会变胖?该如何减肥?答案在这里!

为什么吃一点就胖?原来是这些食物搞的鬼,看完吓一跳!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治疗白癜风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yy/2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