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技术影响家兔繁殖力的十个因素

家兔是一种繁殖力很高的经济动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得家兔的繁殖力不能充分发挥,家兔的繁殖力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品种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品种与个体之间繁殖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如肉用兔、皮用兔、皮肉兼用兔的繁殖力一般均高于毛用兔,过肥或过瘦的个体繁殖力都较低。

2、季节的影响

家兔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以春季繁殖力最高,夏季最低。

3、光照

母兔每天光照16小时发情率和受胎率最高,光照不足则受胎率和产仔率较低,如果光照超过16小时种公兔的精子数和睾丸重量也显著下降。

4、温度

温度对家兔繁殖影响极大,家兔的临界温度为5~30℃,适宜温度为18~25℃,高温对公兔的影响极为明显,如果温度超过30℃就会影响公兔精液品质,尤其是德系长毛兔最怕热,35~37℃的自然高温就能抑制精子的生成,使其精液品质严重下降。中暑后的公兔往往生殖上皮细胞被破坏,导致睾丸萎缩,不能产生正常精子。高温对母兔影响亦很明显,高温会使母兔发情周期延长、发情持续期缩短、性欲减退,使怀孕后期的母兔流产。同时,高温影响公、母兔的食欲,使其体质减弱,生产性能下降。-5~0℃的低温也会影响公兔的性欲和母兔的发情,通常冬季的繁殖率低于春季。仔兔和断奶幼兔尤其怕冷,往往冻僵、冻死或者生长发育减慢。

5、营养的影响

家兔的营养要适度,若营养不良,家兔体质减弱,公兔射精量少,精子数少,精子活力差,畸形精子多,精液品质差;母兔则不发情,哺乳母兔的乳汁分泌少,若营养过多,会引起兔体过于肥胖,使公兔性欲减退,母兔过肥,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母兔屡配不孕。所以,公、母兔的营养水平应该适中,尤其在配种期,兔体应控制在不肥不瘦的体况。长期缺少青绿饲料,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等也会影响繁殖力,尤其是维生素A缺乏时,生殖器官上皮角质化,母兔不容易怀孕或早期流产。缺乏蛋白质、维生素、锌、锰、钙、磷、铜等,会引起生殖机能紊乱,降低繁殖力。

5、配种频率

公兔配种次数太多,会使精液变稀,精子数减少,未成熟或畸形精子增加,如公兔配种次数过少或长期不配种,会降低公兔性欲或使死亡精子数增多,影响受胎率。

7、年龄

兔在青年时繁殖率逐年提高,到了老年性机能下降,公兔的雄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精子的产生,性欲也降低,母兔雌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受胎率也会降低。

8、生殖器官疾病

家兔患有生殖器官疾病,如梅毒病、公兔睾丸炎、附睾丸缺乏弹性、硬化、隐睾等,会影响精子的产生,母兔患有阴道炎、子宫炎、输卵管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也会影响受胎率。

9、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公兔睾丸发育不全,不能产生精子;母兔卵巢或子宫发育不全则无生殖力。

10、假孕

母兔受刺激后排卵而未受精,引起假孕,一般假孕期16~17天。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yy/3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