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宋庆龄幼儿园
近期幼儿高发传染
病之预防小贴士
科学防护
知识科普
自我防护
近日,疾控专家提出:现阶段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等儿童群体常见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广大家长们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这三种传染疾病到底都有哪些临床症状、又该如何做呢?
01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1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一般在2-3周内发病。
2
发病人群:因其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和中小学中常呈集体发病,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3
表现症状:发病前2天内可出现前驱症状,包括低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炎、食欲不振等。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病毒性脑膜炎、急性胰腺炎、睾丸附睾炎、卵巢炎等。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4
治疗: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软坚消痛等制剂口服,局部敷用消肿止痛药。
02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
1
传播途径有两种:呼吸道传播,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接触疱液传染。水痘的传染性非常强,尤其是发疹前2天到发疹后5天传染性最强,当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才无传染性。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2
发病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儿童,2-6岁为高发。冬春季节多发。水痘患者为传染源。
3
表现症状: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为3-5mm的红色斑疹、丘疹,12-24小时左右发展为疱疹,中央常有凹陷,疱壁薄易破,呈圆形,周围有红晕,疱疹液透明,数小时后液体变浑浊,皮疹处有明显瘙痒。水疱破溃,开始迅速结痂。
4
治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如果孩子出现发热不退、精神不好、头痛等症状,医院就医。临床上反复高热的水痘患儿有可能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或可危及孩子的生命。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以抗病毒,同时注意隔离和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
03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并且好发于儿童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1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想要做到预防,就得先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
2
发病人群:特别是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3
表现症状: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痒、也不会留疤。出疹子的同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多数患儿可在7天内痊愈,痊愈后病变部位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但是少数患儿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在短时间内可出现严重的多系统损害的表现,甚至出现死亡。
4
治疗:(1)普通病例主要是对症治疗,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给予患儿充足水分摄入,适当退热,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等措施即可。(2)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措施包括降颅压、降温、镇静、止惊,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并注意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如何有效预防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这三种传染病,有什么措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呢?
疫苗:目前针对这三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应的疫苗来预防其发病。因此,有需要的家长们可以带医院或者疾控中心进行疫苗接种。
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用流水洗手;衣服、毛巾勤洗曝晒等。如饭前便后、外出后、触摸口鼻前或者接触被粪便污染过的物品后,要用肥皂及流动的水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等。
保持环境卫生:居家防护,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家庭干净整洁,勤换衣被,多通风。外出玩耍时要正确佩戴口罩,避免接触传染源,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以去一些如公园、广场等人口密度小、空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