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www.lohasidc.com/第一:营养性原因
1、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2、高温季度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摄氏度失效更快,而这些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由于失效而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是导致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的基本原因之一。3、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不仅不能补充维生素的不足,还会造成公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和正常的繁殖活动。
第二:环境温度高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多在38-40摄氏度,甚至更高。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显下降,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第三:运动不足现阶段多数规模化养猪场种猪的运动量都不够充分,特别是使用限位栏(定位栏)的猪场,运动更少,母猪出现后肢乏力影响配种;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响受胎率。这也是农村散养的公母猪无论什么季节受胎率都高的原因所在。
第四:霉菌毒素夏季雨水增多,空气中湿度增高,同时温度居高不下,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促进了霉菌毒素的繁殖与感染。例如粪便中的饲料残留,圈舍污粪清理不及时,卫生不合理;玉米、豆粕、麸皮采购过多,储存不合理受潮而水分增高,增强了霉菌毒感染与繁殖,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霉菌毒素可引起脏腑功能及繁殖和生长机能功能衰竭,导致免疫抑制,母源抗病能力差,感染各种菌毒的感染。
第五:疾病原因1、非典型猪瘟:猪体免疫力下降,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常引起繁殖障碍。妊娠10天感染,胚胎死亡和吸收,母猪产仔头数少或返情。妊娠10-50天感染,死胎多。产前一周感染不影响仔猪存活,但影响发育。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两周或一个月免疫猪瘟疫苗,剂量两头份即可预防非典型猪瘟的发生。
2、乙型脑炎:该病主要是蚊蝇传播,夏季多发。公猪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等。除青年母猪外,其它猪感染后多为亚临床症状,经产母猪血液抗体高,其它无症状。青年母猪的死胎、木乃伊的发生率高达40%,新生仔猪死亡率为42%。3、子宫感染:对母猪做输卵管及子宫检查发现有40-50%带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子宫带菌是由公猪配种时带入(包皮液、精液本身),也可能来自阴道。子宫带菌对初配母猪的危害最大,总之无论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疾病,能引起母猪体温升高时,都会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4、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蓝耳病):母猪表现消瘦、厌食、体温稍有升高、双耳、腹部、乳房发兰、流产、早产、产出死胎及弱仔。开始发病时以弱仔多为特征,时间长了即出现木乃伊及死胎多的现象。母猪产后无奶,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少数猪表现耳尖、鼻尖和四肢末端、尾尖、乳头部、会阴部呈蓝紫色,此种现象呈一过性。5、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高烧、黄染、贫血、急性死亡。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发生乳房炎、不食、高烧,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6、弓形体病:妊娠母猪发生了弓形体病会出现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
第六:防控措施1、防暑降温、通风防湿,圈舍清洁卫生是第一要素。
2、营养安全,营养丰富及平衡是重中之重。
3、季节性疫苗免疫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如乙脑病毒疫苗。
4、夏季清热凉血、静心醒脑、理肺润肠、燥湿利水、健脾益胃的保健必不可少;笔者推荐夏暑季节母猪群防暑保胎、提高生产性能的高效保健方案:
(1)拌料添加:菌独联康4kg+10%多西环素预混剂1kg+1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预混剂1kg+速补kg,均匀拌料一吨,连用7天。每年4月-9月份饲喂,每月1次,一次连用7天。(防控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衣原体、链球菌等寄生虫、细菌与病毒感染)
(2)长期拌料添加:母子无忧2kg+无忧舒kg+冰爽1kg,均匀拌料一吨,长期饲喂,(消暑利湿、抗病毒,增免疫,健脾胃,增采食、补气血、扶正祛邪,保胎安胎,提高母猪繁殖生产性能。)
文章来源:王老师--------------------------------------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