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神速14天9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

2月13日上午,四川攀枝花市又有1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自1月30日攀枝花市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14天时间里,攀枝花市确诊病例13例,目前已经有9名患者先后治愈出院,治愈出院的比例达到69%左右,是目前四川治愈率最高的地级市。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治愈如此多的患者,在时下并不多见。攀医院锻造的“中医药之剑”在斩杀病毒的过程中,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治愈神速:中医药演绎生命传奇

疫情发生后,攀医院立即行动,担任着市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田巨龙院长亲自部署,迅速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攀医院副院长卿丽华、中医科主任张天鹰等中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摸清患者情况,然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科学应用中医药技术,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防治结合:两天内制出防感合剂

2月6日,攀医院受市卫健委委托,为一线防疫人员配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药制剂。

“生命重于泰山。”接到任务后,查资料,精研方,熬通宵便成了附院中医人的常态,攀枝花市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中医专家对省中管局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疫处方》进行论证,最终敲定合剂用方。药事管理部紧急调集中草药材,供制剂室生产使用。

仅仅两天时间,医院便生产出第一批防感合剂。2月8日下午6时,医院派出相关专业人员,将50瓶防感合剂交付市卫健委,将瓶防感合剂交付市总工会,并与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一道,连夜逐一发放到一线防疫人员手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这里得到完美的诠释。据了解,在此之前,医院已将瓶防感合剂交付攀枝花学院,后期还将有0瓶防感合剂交付给市总工会。

此次熬制的“防感合剂”,是攀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依照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进行煎煮加工的,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附:部分患者诊治方案

攀枝花市自1月30日出现首例新冠病人以来,每一例均全程使用了中医药治疗,截至2月11日共有8名病人痊愈出院。每例病人入院24小时内开始服用中药,根据病情变化2~3日调整一次用方。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病人的年龄、临床表现等的不同,因人而异,一人一方,个体化治疗。出院部分病人中医治疗情况如下。

病例(一)

患者男,47岁,因“发热伴乏力,纳差12天”入院。患者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乏力,食欲稍差,以夜间明显,测体温最高38、5度,为间断发热,不伴畏寒寒战。无咳嗽胸闷等不适,服四季通感冒片后症状无缓解,并感乏力加重,后门诊服“板蓝根,布洛芬”等症状仍无缓解,确诊新冠收入住院。现症见:发热,食欲差,伴恶心,无呕吐,舌质偏红,苔厚腻,当晚开始服用中药。

治法:分消走泄,和解少阳

处方:藿香20g紫苏叶15g厚朴15g茯苓15g槟榔12g白豆蔻9g白芷20g炙甘草9g姜半夏12g党参15g柴胡15g酒黄芩12g炒麦芽20g芦根15g。

1剂呕止,2剂热退,精神食欲改善,以后根据病情调整处方,住院10天出院。

病例(二)

者女,38岁,患者因“咳嗽5天,发热1天”确诊入院。现症见:T38.3度,咽痒,咳嗽,痰少,乏力,食欲不佳,身体酸痛,之前呕吐一次,舌质红,苔黄。

治法:和解少阳,散寒除湿和胃

处方:藿香20g桔梗15g柴胡15g黄芩12g紫苏叶15g茯苓15g陈皮12g甘草6g紫菀15g半夏12g枇杷叶15g荆芥15g人参6g生姜12g,两剂。

服上方1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后调整用方两次,住院10天痊愈出院。

病例(三)

患者男,22岁,因“发热,咳嗽,乏力3天”确诊入院。T38.2度,咳嗽,无痰,无胸闷气紧,自觉乏力,精神食欲差,舌质红,苔白。

治法:疏风利咽,化痰和胃

处方:荆芥15g南沙参30g桑叶15g前胡15g桔梗15g甘草6g山药30g郁金15g枇杷叶15g黄芩15g白豆蔻6g紫菀15g藿香20g玉竹15g,3剂。

服药三剂后,未再发热,精神食欲好转。调整用方,逐步康复出院。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四川中医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d/4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