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风画.8岁编.云少
到了春天,天气逐渐变暖,自然界万物开始复苏,人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春天开始要适当地开展户外活动,调动身体。但是对于膝关节疼痛的人,什么时候活动都不方便,毕竟膝关节疼痛难忍,户外活动就大多都不适合了。早春的天气还是有些寒凉的,我们知道有“倒春寒”、春风透骨这样的话,所以此时不能掉以轻心,要特别注意避免膝关节受寒,以免加重疼痛,对此,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也可以艾灸膝盖周围的穴位,帮助缓解疼痛。
今天,给大家介绍另一种膝关节疼痛的情况——膝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又称为增生性或退行性骨关节炎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以缓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活动受限,严重者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膝关节炎疼痛是进行性加重的,重者会影响走路,而且大多会伴有膝关节变形,因此,对于这个疾病要尽早治疗,不能想着是小事,忍一忍就过去了,有些情况是不能耽误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部长期负重,或关节创伤、畸形等因素而引起膝关节的关节面软骨变软、粗糙,在其边缘与关节囊及韧带附着处发生保护性新骨增生,形成骨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等范畴,认为是因慢性劳损、受寒、轻微外伤、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而至。
艾灸能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加速气血的运行。朱丹溪认为,血见热则行,遇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膝关节炎可以艾灸下面的穴位来治疗:
神阙穴
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补中气、调免疫之功,为治本之法。
内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主治膝痛,腿脚重痛,脚气,及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等。日常可以用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长期按摩,缓解治疗膝痛、腓肠肌痉挛等。
犊鼻穴
就是外膝眼,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常用于缓解治疗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血海穴
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除用于血症等妇科病,还可治疗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等。
梁丘穴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膝关节病变等。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主治急性胃痛。
*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自然摆放患侧下肢,将艾灸盒置于膝关节上,对准4个穴位,各垂直放入4厘米长点燃艾段于盒内,点燃端近皮肤,另放置艾灸盒于神阙穴,垂直放入4厘米长艾段,约30~40分钟后,艾段燃尽,结束治疗。每星期3次,连续治疗3星期为一疗程。
视频操作演示
我们给大家录制了取穴、艾灸的具体操作方法,视频时长2分33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采用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生化气血,运化水湿,脾胃健则气血旺而寒湿去。艾灸血海、梁丘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骨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艾灸内膝眼、犊鼻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艾灸神阙穴有补中气、调免疫之功,为治本之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艾灸配合推拿的方法来治疗膝关节炎。操作方法如下:
经验介绍
患者仰卧位,先用?法由上至下操作大腿股四头肌至髌骨及髌骨两侧,着重在膝髌上部,约5分钟。以按揉与弹拨法交替作用于膝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提拿髌骨,并轻按揉髌骨。根据患者疼痛明显的部位,选择性的按揉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等穴,每穴约1分钟。患者俯卧位,以?法操作于大腿后侧,腘窝与小腿后侧,约5分钟,重点操作腘窝部委中穴。恢复仰卧位作屈膝摇法,配合膝关节的伸曲,旋内,旋外被动活动。抱揉膝关节结束,以透热为度。配合艾灸,利用灸箱灸疗膝关节30~40分钟结束。每日1次,1个疗程10次。
推拿手法操作于膝盖周围经络穴位,能够刺激局部经络,激发人体自身阳气,从而达到调和气血,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祛风止痛的目的。膝为筋之府,阳陵泉为筋会穴,故阳陵泉善治膝部诸病。足三里是足阳明经的合穴,阳明经主多气多血之经,濡润宗筋。宗筋主骨,滑利关节。阴陵泉主一身之水,且为脾经合穴,故能健脾益气,生血化湿。配合艾条火灸膝关节,可使艾草本身药性借助火灸的热量,更好地渗透到关节内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膝关节周围新陈代谢,促使气血通畅,经络疏通,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选自《河南中医》年5月,周运峰,雷洋。
*《河南中医》,以探讨中医学术、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中独树一帜,是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
相关文章链接:
《三七粉炖鸡腿骨调理膝关节骨刺疼痛》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