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习题练习—助力19护考
41、患者,男性,24岁,8年前发现HIV抗体(+),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0~38.5℃,伴咳嗽、咳痰,入院诊断为“肺孢子菌肺炎”。目前该患者的艾滋病分期最可能的是
A.潜伏期
B.急性感染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E.典型艾滋病期
42、患者,男性,30岁,经商,因“反复发热,伴消瘦、腹泻1个多月”入院。入院诊断为艾滋病。护士在护理这位患者过程中不慎被该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扎了一下,以下处理措施中首先应
A.不用处理
B.立即去检测HIV抗体
C.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进行伤口的
清洁、消毒
D.医院,医院处理
E.立即检测患者的病毒载量
43、患者,女性,28岁,发现HIV抗体(+),
余无不适。对于她进行免疫学检查的建议是
A.每3个月检查一次
B.每6个月检查一次
C.每年检查一次
D.每3~6个月检查一次
E.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44、患者,女性,16岁,因3天来发热,体温39℃左右,伴头痛、恶心、呕吐,共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于8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查脑脊液呈病毒感染性脑膜炎的改变。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哪项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所必有的
A.中毒性心肌炎
B.惊厥
C.持续高热
D.呼吸衰竭
E.应激性溃疡
45、患者,男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20次/分,呼吸38次/分,节律不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患者在此阶段出现的3个最主要的凶险症状是
A.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B.高热、昏迷、惊厥
C.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E.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46、患儿,8岁,因“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于8月3日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次/分,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乙醇擦浴
B.冰帽降温
C.亚冬眠疗法
D.20%甘露醇静脉推注
E.立即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的相关检查
47、患者,女性,45岁,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次/分,血压/75mmHg,呼吸38次/分,节律不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经救治无效死亡。该患者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
A.高热
B.脑水肿
C.脑疝
D.中枢性呼吸衰竭
E.肺内感染
48、患者,男性,47岁,主因“发热、腹痛、腹泻2天”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患者每日排便15次以上,为黏液脓血便。下列各项肛周皮肤护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用柔软纸擦
B.用温水坐浴
C.用乙醇消毒肛周皮肤
D.内衣柔软清洁
E.局部涂以凡士林软膏
49、患者,女性,18岁,在街边进食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下列各饮食护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少量多餐
B.少纤维饮食
C.高蛋白质、高脂肪饮食补充能量
D.忌食生冷
E.忌食刺激性食物
50、患儿,男性,12岁,头痛、发热4小时,伴呕吐、抽搐,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查体:体温39.2℃,脉搏次/分,查体过程中患者又连续抽搐两次。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乙醇擦浴降温
B.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C.保持环境安静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遵医嘱给予甘露醇
5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昏迷、潮式呼吸、一侧瞳孔扩大,紧急处理应为
A.静脉注射呋塞米
B.静脉注射20%甘露醇
C.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D.立即气管切开
E.使用人工呼吸机
52、患儿,女性,6岁,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病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皮肤呈花斑状,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出,下列处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立即给患者吸氧
B.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C.给患者保暖
D.遵医嘱大量补液
E.患者平卧位休息
53、患者,男性,35岁,首次从外地进京务工,既往无结核病史。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出现低热、乏力、干咳、咯血等症状。该患者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出现的是
A.原发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54、患者,女性,35岁,主因“腹痛,便秘2个多月”入院,胃肠钡餐造影可见肠段增生性狭窄、收缩与变形,钡剂充盈缺损,诊断为“肠结核”。对此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活动性肠结核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机
体消耗
B.摄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且易于
消化的食物
C.腹泻患者要多吃些豆制品和牛奶
D.监测患者腹痛程度和性质的变化
E.患者用过的餐具和用品要进行消毒
55、患者,女性,54岁,因“肺结核”入
院,住院期间曾发生大咯血。该患者咯血时适宜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
B.去枕平卧位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端坐位
E.患侧卧位
56.5岁女孩,2周前发烧,第2天后出皮疹,皮疹始于耳后发际,为红色斑丘疹,皮疹2~3天出齐后体温渐退,1周来全身皮肤糠麸样脱屑,手脚有大片脱皮,护士在分诊时判断其最可能是患
A.麻疹
B.风疹
C.药疹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57、儿科病房出现一水痘患儿,此病房何时才能再收治新患者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E.30天
58、男孩,6岁,发热4天,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2天。体检:体温38.5℃,神志清楚,双侧腮腺3cm×4cm,有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心、肺无异常,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该病不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膜炎
B.心肌炎
C.胰腺炎
D.卵巢炎
E.睾丸炎
59、患儿,7岁,腮腺明显肿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张口、咀嚼时胀痛加剧,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则护理不正确的是
A.可进食水果、果汁和补充维生素C片
B.肿胀处可冷敷
C.腺肿处可用醋调青黛散外敷
D.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E.宜进易消化和清淡的软食
60、患者,男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次/分,呼吸38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此时正处于病程的
A.初期
B.极期
C.缓解期
D.恢复期
E.后遗症期
——智选医护
传染病患者高频考题学习(由智选为护考助力)
解
析
传染病考题解析(智选提供)
60、B
患者出现了持续高热、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等极期的表现。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B。
61、A
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可判断为麻疹。麻疹患儿发热时慎用退热药,忌用乙醇擦浴、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应多喂开水和热汤。
62、B
口腔黏膜柯氏斑是早期发现麻疹的最有价值的依据。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B。
63、B
麻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B。
64、B
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可判断其所患为麻疹,麻疹患儿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肺炎。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B。
65、D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DNA病毒,在体外抵抗力弱,不耐酸和热,对乙醚敏感,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所以水痘痂皮无传染性。
66、E
猩红热患儿应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67、C
与猩红热患儿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C。
68、B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或3次大便培养阴性。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B。
69、C
结核性脑膜炎前驱期表现为精神呆滞、睡眠不安、双目凝视、喜哭、性格改变。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C。
70、D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分3型:休克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脑型以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为主;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表现。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并不明显。
71、A
猩红热患儿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并发症。忌用冷水或乙醇擦浴。应给予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以免刺激皮肤。
72、B
猩红热患儿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以免刺激皮肤。脱皮时用消毒剪刀修剪皮肤,不可强力撕拉,防止皮肤破损引起继发感染。
73、D
猩红热患儿易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病、关节炎等。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D。
74、C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无肛门和直肠脱垂的危险。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C。
75、A
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退色,疹间无正常皮肤。皮肤与皮下组织疾病
76、D
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皮肤表面出现一条或数条红色线条,硬而有轻度触痛,红线可向近心端延长。
77、B
口底、颌下和颈部等特殊部位的急性蜂窝织炎可致咽喉肿胀,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系统并发症。
78、C
背部痈形成脓肿后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应尽早切开引流,以利于炎症消退。本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点,根据题意,本题选C。
79、E
面部“危险三角区"是鼻、上唇及其周围的范围,生长在此处的上唇疖、鼻疖等被挤压或处理不当时,致病菌可经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表现为眼结膜充血和水肿、眼球突出、瞳孔散大、头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及昏迷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80、C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起病急,进展快。病变局部呈片状红疹,中央较浅,边界清楚,指压退色,松手后红色很快恢复。病变扩大后中心红色稍退,周边可有水疱,病变近侧淋巴结可有肿大、触痛。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