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处方的药量单位为袋,以中药配方颗粒袋装规格为计量单位;
处方的用量可参照,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同时,请各中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睾丸炎
解毒软坚汤
玄参20g(2袋)蒲公英30g(2袋)
黄芩10g(1袋)栀子10g(1袋)
生地黄10g(2袋)赤芍10g(1袋)
北柴胡6g(1袋)夏枯草10g(1袋)
牡蛎30g(1袋)甘草3g(1袋)
清热解毒,软坚散毒。主治睾丸炎。临床见睾丸红肿疼痛,引及腰腹,精索增粗,小便赤短不畅,伴发热口苦等症。
遵医嘱。
加减龙胆泻肝汤
栀子10g(1袋)黄芩10g(1袋)
木通10g(1袋)车前子10g(1袋)
泽泻10g(1袋)当归10g(1袋)
生地黄10g(2袋)北柴胡12g(2袋)
连翘10g(1袋)板蓝根15g(1袋)
龙胆6g(1袋)甘草6g(2袋)
睾丸疼痛剧烈者重用生地黄、当归,加橘核、延胡索、川楝子。
清利肝胆湿热。适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睾丸炎。
遵医嘱。
枸橘汤
枳实12g(2袋)川楝子10g(1袋)
秦艽15g(1.5袋)陈皮12g(2袋)
防风15g(1.5袋)泽泻10g(1袋)
赤芍10g(1袋)甘草6g(2袋)
土茯苓15g(1袋)黄柏12g(2袋)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可治疗湿热下注型急性睾丸炎。
遵医嘱。
附睾炎
消核止痛汤
橘核15g(1.5袋)海藻15g(1.5袋)
昆布10g(1袋)川楝子10g(1袋)
厚朴15g(5袋)延胡索10g(1袋)
木香12g(2袋)小茴香12g(2袋)
青皮12g(2袋)槟榔10g(1袋)
干姜6g(2袋)甘草6g(2袋)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可用于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
遵医嘱。
三橘荔核汤
橘核15g(1.5袋)荔枝核15g(1.5袋)
橘络10g(2袋)橘皮10g(2袋)
桃仁10g(1袋)红花12g(2袋)
北柴胡12g(2袋)延胡索15g(1.5袋)
赤芍10g(1袋)炮山甲12g(2袋)
地龙10g(1袋)大血藤15g(1袋)
白花蛇舌草15g(1袋)
疏肝理气、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清热利湿。可治疗慢性附睾炎。
遵医嘱。
加味枸橘汤
北柴胡6g(1袋)赤芍10g(1袋)
川楝子10g(1袋)龙胆6g(1袋)
荔枝核10g(1袋)橘核10g(1袋)
泽泻10g(1袋)茵陈15g(1袋)
秦艽10g(1袋)盐车前子15g(1袋)
甘草3g(1袋)
疏肝理气,化湿清热。主治附睾炎,临床以附睾肿大、坠胀、疼痛及精索增粗压痛为特点。急性期加知母、黄柏各1袋;慢性期去龙胆、盐车前子、泽泻,加醋三棱、小茴香、瓦楞子各1袋。
遵医嘱。
柴橘乌贝汤
北柴胡6g(1袋)乌药10g(1袋)
青皮6g(1袋)橘核10g(1袋)
附片6g(2袋)海藻10g(1袋)
浙贝母10g(1袋)炒芥子10g(1袋)
温经散寒,祛痰利湿,软坚化结。主治寒客肝经,痰湿凝结而形成的附睾炎。若寒邪退却,痰湿转热者,须去附片、青皮,加知母、黄柏各1袋。
遵医嘱。
化浊清睾汤
北柴胡12g(2袋)粉萆薢20g(2袋)
土茯苓30g(2袋)龙胆12g(2袋)
车前子15g(1袋)滑石10g(1袋)
泽泻10g(1袋)石菖蒲6g(1袋)
栀子10g(1袋)川楝子10g(1袋)
甘草3g(1袋)金钱草15g(1袋)
燀桃仁10g(1袋)
清利湿浊。主治淋菌性附睾炎。
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