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鼎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麻

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77525.html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麻疹、风疹、腮腺炎均是常见的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容易在学校出现暴发、流行。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提高麻风类疫苗接种率,降低麻疹、风疹、腮腺炎发病率,根据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要求,鼎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麻风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活动对象:全区范围内所有8月龄~7岁(年4月1日至年8月31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风类疫苗的儿童。

二、接种时间:年5月1日-5月30日。

三、补种方案:均为免费接种。

8月龄~17月龄未接麻风类疫苗的,补种1剂麻风疫苗;

18月龄~6岁未接种1剂的,补种1剂麻风疫苗和1剂麻腮风疫苗,2剂间隔1个月;

18月龄~7岁已接种1剂的,补种1剂麻腮风疫苗。

请您带好您的孩子及预防接种证,于5月31日前,前往居住所在地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咨询、接种麻风类疫苗。

鼎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4月25日

附:麻疹、风疹、腮腺炎防治知识

一、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

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麻疹的预防1.预防麻疹的第一步是要隔离传染源,做到在家不出门,不让易感者(未出麻疹、未注疫苗者)与患者接触。麻疹病毒十分脆弱,离开人体在流动空气中或阳光下20分钟即无传染性。所以消毒患者居室并不困难,只要开窗通风3小时即可。患者被褥可在阳光下曝晒消毒,用品家具用肥皂水洗擦就可达到消毒目的。

二、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另外还可垂直传播。

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风疹的预防1.流行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要勤晒衣服、被褥。2.发现病人及时隔离,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风疹疫苗可以保护易感者。

三、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冬春季常见,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亦可见于成人。常在托幼机构、学校中引起暴发。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为患者和健康带菌者。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大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唾液或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

患流行性腮腺炎后有哪些临床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平均18天。感染后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倦怠等症状,随后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并伴有疼痛,成人患者一般症状较严重。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全程约7~12天。部分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1/10的人可引发一定程度的不育,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患者隔离治疗: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患者的物品、食具等应煮沸或84消毒;疫苗接种: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份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托幼机构、学校加强晨检,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本病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出现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医院诊治。

呼吁市民通过正规渠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by/4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