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文章内容,
前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三种类型,其中虹膜睫状体炎最为常见。根据病症特点,急性前葡萄膜炎归属于中医学“瞳神紧小”范畴,慢性葡萄膜炎可归属于中医学“瞳神干缺”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热,内侵于肝,或肝郁化火致肝胆火旺,循经上犯黄仁,黄仁受灼,展缩失灵发为本病;或肝肾阴亏或久病伤阴,虚火上炎,黄仁失养;更因虚火煎灼黄仁,或展而不缩为瞳神紧小,或展缩失灵、与晶珠黏着而成瞳神干缺。
祛风清热法治前葡萄膜炎/肝经风热证案
贺某,男,24岁,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干部。于年5月27日初诊。
主诉:左眼红痛,视力下降3日。
病史:患者左眼5月24日开始红痛,自滴“0.25%氯霉素滴眼剂”治疗未效。现左眼眼珠疼痛,畏光,流泪。
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8。左眼睫状充血,角膜后壁有粉尘状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肿胀,色泽污暗,瞳孔小。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8mmHg。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诊断:前葡萄膜炎(左眼)。
辨证:肝经风热证。
治法:祛风清热。
方剂: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加减。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赤芍10g,栀子10g,蔓荆子10g,龙胆10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荆芥10g,防风10g,车前子10g(包煎),木通10g,黄连6g,甘草3g。3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法:①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左眼,每日2次。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剂,滴左眼,每日4次。③将内服方药渣布包,在温度适宜时进行左眼眼部药物熨敷,以退赤止痛。
医嘱:禁食辛辣炙煿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二诊(年5月30日):左眼红痛明显减轻,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原方。5剂。
三诊(年6月4日):左眼红痛基本消除。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0。左眼充血、角膜后壁沉着物已消失,瞳孔散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原方去龙胆,加知母10g,黄柏10g,以滋阴降火。5剂。停滴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年6月9日):左眼视物较前清楚。视力:右眼1.5,左眼1.0。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改用清肾抑阳丸(《审视瑶函》)。处方:寒水石10g(先煎),黄柏10g,生地黄15g,知母10g,枸杞子10g,黄连3g,茯苓15g,独活5g,决明子15g,当归10g,白芍10g。7剂。
按:患者因风热交攻上扰黄仁,故发病急;风热邪气循经上壅于目,清阳被扰,则眼红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属病邪初犯,邪热煎熬,故神水混浊;肝经风热上攻,血热壅滞,故黄仁肿胀,展缩失灵;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均为肝经风热之候。新制柴连汤加减方中龙胆、栀子、黄芩、黄连清肝泻热;荆芥、防风、蔓荆子祛风清热;柴胡既可辛凉祛风,又可引药入肝;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退红;车前子、木通利尿清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之为祛风清热,活血止痛之剂,风去热退,血活痛止则目明。
清泻肝胆法治前葡萄膜炎/肝胆火炽证案
谭某某,男,36岁,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人。于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左眼红赤、畏光、疼痛,视力下降3日。
病史:患者于7月29日突发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自购“加替沙星滴眼剂”滴眼,无效。现夜间眼珠坠胀痛,痛连眉骨颞颥,视物模糊;伴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5。左眼睫状充血(++),角膜后壁有羊脂状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色泽污暗,瞳孔小。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8mmHg。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诊断:前葡萄膜炎(左眼)。
辨证:肝胆火炽证。
治法:清泻肝胆。
方剂: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处方:龙胆10g,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g,蔓荆子10g,生地黄15g,泽泻10g,当归10g,大黄10g(后下),玄明粉10g(冲服),荆芥10g,羌活10g,车前子10g(包煎),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甘草3g。3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左眼,每日2次。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剂,滴左眼,每日4次。③将内服方药渣布包,在温度适宜时进行左眼眼部药物熨敷,以退赤止痛。
二诊(年8月4日):左眼红痛明显减轻,头痛已除,大便稀,每日2次。瞳孔已散大。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原方去大黄、玄明粉。5剂。
三诊(年8月9日):左眼红痛基本消除。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8。左眼睫状充血轻微,角膜后壁沉着物消失,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去龙胆,加知母10g,黄柏10g,以滋阴降火。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年8月16日):左眼视物较前清楚,抱轮红赤消退。视力:右眼1.5,左眼0.8。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改用清肾抑阳丸(《审视瑶函》)。处方:寒水石10g(先煎),黄柏10g,生地黄15g,知母10g,枸杞子10g,黄连3g,茯苓15g,独活5g,决明子15g,当归10g,白芍10g。7剂。
按:肝开窍于目,眉骨、颞颥分属肝胆经,肝胆火炽上攻黄仁,脉络瘀滞,故眼珠疼痛,痛连眉骨颞颥;火郁目窍,则畏光流泪,抱轮红赤;热灼肝胆,则神水混浊;湿热上蒸,则口苦咽干;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均表现为肝胆火炽之候。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泽泻、车前子利湿清热;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柴胡疏肝郁、清肝火;金银花、蒲公清热解毒荆芥、羌活祛风清热,而治目肿痛;蔓荆子疏风凉血利窍,以清利头目见长,为治风热头痛之要药;大黄、玄明粉通腑泻热;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则清泻肝胆,肝胆之邪去则正安目明。
推荐文章
年度中国十大眼科连锁品牌年中国眼科十大新闻葡萄膜炎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侯习武教授宏基因组深度测序与葡萄膜炎-陶勇葡萄膜炎鉴别诊断的建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