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76.html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慢性、特发性、异质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欧美地区影响非常广泛。
??西院消化邀请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消化主任、山东炎性肠病中心主任江学良教授前来授课。
?对炎性肠病的肠内外表现,药物规范化应用进行了指导学习。
?中重度IBD治疗加速进入以生物制剂为核心的时代。尽管有多个生物制剂上市,但仍然有较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CD及UC的达标治疗要达到临床缓解+内镜缓解,UC因部分患者可通过结肠镜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治疗手段而言,组织学的缓解可能很难达到,因此组织学并未被纳入到治疗目标内,这可能也是未来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IBD治疗的目标经过了如下的演变过程: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个人生活质量评分提升→实验室指标的缓解,包括C反应蛋白(CRP),钙卫蛋白的复常→内镜、影像学缓解→黏膜愈合,改变疾病进程。黏膜愈合之所以如此重要,理由如下:
①临床症状缓解≠黏膜愈合:年发表在Gut杂志的SONIC研究纳入了名经过内镜下评估证实存在溃疡的克罗恩病(CD)患者,经过治疗后,在第26周进行评估,有名患者达到了临床缓解,即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分,然而,其中只有53%的病人真正实现了黏膜愈合,42%实现了黏膜愈合+实验室指标缓解。因此,得出结论,CDAI评分与真正意义上的黏膜愈合存在差距,所谓的临床症状缓解,并不意味着黏膜炎症的消退。
②黏膜愈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CD是一种肠道自毁性疾病,从其临床进展角度来看,即使达到了临床缓解,可能仍然存在肠道炎症,引起瘘管、脓肿、狭窄,需要反复手术治疗。只有实现黏膜愈合,才能有效阻断疾病进程。
③黏膜愈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曾提出尽早地达到黏膜愈合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住院率、肠道损伤(包括狭窄、瘘管)、需要手术的比例、术后临床复发的风险。同时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可降低结肠癌的风险。
生物药治疗方面,近20年高速发展的单抗类药物已在该领域大显身手,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方面的药物,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等。
1英夫利西单抗
最早上市时间为年,是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该药批准的适应症除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银屑病和白塞病。
2阿达木单抗
最早上市时间为年,一种全人源IgG1型单克隆抗体,该药批准的适应症除成人克罗恩氏病(临床缓解率和反应率均优于安慰剂组)、儿童克罗恩氏病(高低剂量组的疗效显著)、溃疡性结肠炎外(临床缓解率和反应率均优于安慰剂组),还有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斑块型银屑病等等。
3Natalizumab
最早上市时间为年,一种人源化IgG4κ型单克隆抗体,能与表达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除外)上的α4β1和α4β7整合素结合,抑制α4介导的白细胞与其受体的粘附。该药批准的适应症除克罗恩病,还有多发性硬化症。
4戈利木单抗
最早获批时间为年,一种全人源IgG1κ型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合,以阻止TNF-α与其受体结合。该药批准的适应症除溃疡性结肠炎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多关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5乌司奴单抗
最早上市时间为年,一种全人源IgG1κ单克隆抗体,能与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p40蛋白亚基特异性结合,该品种除获批克罗恩氏病和中度至严重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外,还有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活跃的银屑病性关节炎。
6维多珠单抗
最早获批时间为年,一种人源化IgG1κ型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于α4β7整合素并阻断α4β7整合素与黏膜地址素粘附分子1(MAdCAM-1)的交互作用,从而抑制记忆T细胞向炎性胃肠道薄壁组织的迁移。该药批准的适应症为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和成人克罗恩氏病。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