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摘要
1.尖端赛多孢霉(Scedosporiumapiospermum)是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一种真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
2.本案例中感染尖端赛多孢霉的患者为67岁男性,有支气管扩张和造血功能衰竭症状,之后出现呼吸衰竭、肺实变和败血症性休克,抗真菌治疗对该患者的效果不佳;
3.本病例第一次报道了通过二代测序方法,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尖端赛多孢霉;
4.二代测序方法配合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可用于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尤其有助于检测少见病原体。
背景
■赛多孢霉感染会发生在免疫正常和免疫功能底下的人群中,并产生多种病理症状,是定植在囊性关节炎患者呼吸道中的主要丝状真菌。全球统计数字显示,播散性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达到76%。属于赛多孢霉属的尖端赛多孢霉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尤其是土壤和污水环境中。根据Caira等人对15年间例急性白血病的病例回顾,其中仅5例确诊为赛多孢霉感染,占例急性白血病病患的0.06%。
病例描述
■一名67岁男性患者在超过20年的时间中反复发生支气管扩张症状,于年12月因咳嗽、出现血痰、呼吸困难、持续1天体温高达39.4医院呼吸科。CT扫描显示肺部右下叶有严重炎症症状。在过去5年,该患者由于社区获得性肺炎3次入院,每次都在接受经验性抗细菌治疗后7-9天后出院,但是从痰培养物中均没有检测到特定病原体。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住院期间,该患者都出现中度白细胞减少症状。本次入院期间,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目降低到0.2×/L,并被转入ICU病房。
■进入ICU病房后,患者接受了经验性的亚胺培南和米诺环素治疗,但是呼吸衰竭症状急速恶化,在第二天进行气管插管,并针对低血压症状使用了去甲肾上腺素。胸部X-光检查显示患者出现双侧播散性肺浸润。CT重新检查显示患者的肺部疾病恶化,双侧肺部出现严重的渗出性炎症,右肺实质化。血清病毒检测显示EB病毒阳性,因此也对该患者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骨髓穿刺物中没有发现病理性的恶性细胞变化,但是发现患者的造血机能被严重抑制。他的白细胞计数依然低于2×/L,,最低时达到0.1×/L,远低于正常的4-10×/L范围,他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也远低于正常范围。
图1.患者在ICU病房的状况记录。紫色数据条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值,绿色数据条显示红细胞计数值;患者在年的检测值作为对照。虚线显示的是血小板计数值。粉色的水平数据条显示的是微生物培养的检测时间,橙色水平数据条显示的是二代测序的检测时间。灰色的水平数据条显示的是各项治疗措施的开展和持续时间。
IPM-亚胺培南,MINO-米诺环素,RB-利巴韦林,VCZ-伏立康唑。
■经过2天的培养,从血和痰中均没有培养出细菌,怀疑患者可能感染了条件致病菌或难培养病原体。在进入ICU病房第3天,一部分肺泡灌洗液被送往北京基因所进行二代测序病原检测,另一部分使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培养。
■经过28小时,二代测序检出3条尖端赛多孢霉序列。尽管一开始认为检出的序列可能来自污染,但考虑到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团队选择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随后,从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培养物中观察到灰色的绒毛状菌丝。培养物经过乳酚棉蓝染色后,可以从显微镜中观察到带有分生孢子的丝状菌丝。患者的粘膜和粘膜下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真菌菌丝侵入支气管组织。真菌的形态和微观特征是经典的赛多孢霉感染病例症状。
■对该患者的最终诊断是赛多孢霉感染合并记性造血功能衰歇。尽管对患者进行了伏立康唑和其他支持疗法治疗,但是患者反映不佳,在进入ICU病房9天后由于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图2.赛多孢霉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和尖端赛多孢霉镜检结果。(A)X-光检查显示双侧肺均有高密度阴影,右肺尤其严重;(B)CT显示右肺有严重的实质化症状;(C)从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得到的真菌经过乳酚棉蓝染色,可以见到丝状菌丝和卵形的分生孢子;(D)组织病理活检HE染色结果显示,支气管组织中存在真菌菌丝侵入现象。
讨论和结论
1.在赛多孢霉属中,尖端赛多孢霉对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因此明确鉴定到物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依赖于培养方法检测尖端赛多孢霉具有局限性,所需时间长而且容易把尖端赛多孢霉与曲霉混淆;
3.二代测序不依赖于培养,检出时间短,在本案例中病原检测结果精确度高,与培养结果吻合;
4.将二代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相结合,有望提高真菌感染的病原检测效率。
文献
文献来源: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