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畀炎火T34底盘的喷火坦克二

本文由T-34用户-KAZAN根据到年喷火坦克相关档案和M.巴普洛夫,马克西姆.克洛米茨,I.G.热尔托夫,A.Yu.马卡洛夫,Yu.帕什洛夫等人的相关作品写作。

秉畀炎火——T-34底盘的喷火坦克(一)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关于ATO火焰喷射器和喷火坦克的量产工作都受到了波及,在此危急存亡之秋,7月11日,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I.A.谢罗夫去信苏共中央秘书处,报告了了GSKB-47在诺维科夫的领导下开发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火焰喷射器原型,其中就包括了一种单次射击的火焰喷射器。这种单次射击坦克车载火焰喷射器被命名为TOG,这是一种一体式的火焰喷射器,外观类似气瓶,喷口布置在顶部,之后的燃料罐中则装填了20升燃料,采用火药燃气推进,由2个布置在喷口的电点火装置引燃,整个喷火器可以通过外置的蓄电池和电开关击发。

TOG火焰喷射器

7月12日,在国防人民委员部的一场会议上,第ss号决议《有关各型火焰喷射器生产和测试的有关决议》被签署,其中有如下描述:

“······

关于单次射击坦克车载火焰喷射器。

3.国防人民委员部要求费多连科和帕辛纳在3天内安排将诺维科夫射击的单次射击坦克车载火焰喷射器安装在坦克上并进行测试。

并与

7月16日前向国防人民委员部提交测试结果。”

7月15日,一具TOG火焰喷射器便被安装在一台KV-1的翼子板上用于测试,17日费多连科给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沃兹涅先斯基的信中提到了TOG火焰喷射器的一揽子改进意见,包括提高喷射距离和密度,改用粉末增稠燃料,配备专有安装工具便于固定在坦克翼子板上等,并建议柳别尔齐厂为3辆KV-1和3辆T-34提供足够的TOG火焰喷射器以进行进一步测试。26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签署了第-rs号决议,其中关于TOG火焰喷射器有以下内容:

“······

b)年7月30日应向基洛夫厂和第厂移交火焰喷射器及其安装装置的相关图纸;

c)年8月5日应生产2台装备火焰喷射器的坦克,其中基洛夫厂负责KV坦克的生产,第厂负责T-34坦克的生产工作;

······

8月7日,伊佐拉厂和马里乌波尔厂应分别为基洛夫厂和第厂的喷火坦克喷火器安装装置提供对应的装甲防护套件。

要求GABTUKA对安装TOG火焰喷射器的坦克进行全面的测试,如果其展现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则应建议大规模生产该火焰喷射器并安装在坦克上。”

不得不说TOG火焰喷射器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推进测试改进工作,很大程度是因为柳别尔齐厂在ATO-41的量产工作上困难重重,实际上直到年8月,军队尚未接收到一台喷火坦克,而3月的-ss号决议明确规定了年喷火坦克的生产数量和新组建的坦克师应装备20台KV喷火坦克,32辆T-34喷火坦克和64辆T-50喷火坦克,当然以上计划很快就会随着坦克师本身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但是对于柳别尔齐厂来说,客观的压力还是存在的,该厂此前一直从事50mm迫击炮的生产工作,ATO-41相对复杂的结构确实超过了该厂的生产能力,于是乎更简单的TOG的出现很好地成为了ATO-41难产之下的替代品,当然另一方面的因素则是GKSB-47就位于柳别尔齐工业区内,两者可以更加高效的合作。

装备TOG火焰喷射器的-18-3

改进后的TOG火焰喷射器于7月28日至29日进行了测试,相较于原始设计,缩小了喷口的尺寸,燃料溶剂则提升到了25升,火焰喷射器全重kg,测试顺利结束并被推荐安装在坦克上进行进一步测试。8月1日,柳别尔齐厂向第厂提供了6个TOG火焰喷射器用于安装在编号-18-3的A-34上进行测试,TOG被3个一组布置在A-34的战斗室两侧的倾斜装甲上,并由焊接在车体上的装甲盒子保护,每具TOG火焰喷射器由2个挂钩固定,盒子的顶盖由铰链连接,便于更换火焰喷射器。每具TOG在装甲盒子前端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喷射口,以防止因一具火焰喷射器发生堵塞而干扰到其他火焰喷射器。8月中旬安装TOG火焰喷射器的-18-3开始了测试。测试中,当使用粉末增稠燃料时,喷射距离为至m,而当使用标准燃料时,喷射距离为50至80m;在使用单兵武器向火焰喷射器设计的测试中也展现出良好的结果,TOG并未出现被单兵武器攻击并引燃的问题。总的来说测试委员会认可了TOG的表现,并建议在进一步改进后将TOG投入量产并装备T-34坦克。不过这种情况并未出现,10月初,ATO-41的量产工作步上正轨,而第厂正忙于从哈尔科夫疏散到下塔吉尔的工作,TOG的需求彻底消失。而在稍早的9月第厂将2台安装ATO-41火焰喷射器的T-34坦克样车连同装备ZIS-mm主炮的T-34坦克等22辆T-34交付苏联红军,10月5日,在这批坦克的基础上21-ятбр组建,在此后该旅对加里宁的进攻中,两台装备ATO-41火焰喷射器的T-34坦克均告损失。

烧烤中的-18-3

不过就在ATO-41批量投产的空窗期,装备其他型号的火焰喷射器的T-34再度出现。年1月12日,GABTUKA主席费多连科中将和苏联红军化学兵部长马林科夫中将要求将FOG火药燃气推进的火焰喷射器安装在T-34坦克上并在西方面军进行测试。总共有2辆坦克接受了改装并接受了测试,每辆坦克安装了10具FOG火焰喷射器,在车体后部两侧的15mm的装甲盒子内,每侧安装5具FOG,火焰喷射器操作可以在坦克内操作。测试中,坦克进行了3次单具火焰喷射器喷射,3次2具火焰喷射器齐射,和侧舷火焰喷射器齐射。测试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单具FOG喷射可以喷射25升燃料形成90m长最宽6m的火焰。根据测试结果在T-34上安装FOG可以有效提高T-34的火力,同时建议将单车的FOG搭载数量降低到8具FOG。

装备FOG火焰喷射器的T-34

年4月2日,关于为量产坦克安装单次喷射火焰喷射器(FOG,TOG),的技术会议在NKTP召开,会上一些缺陷被指出:

“火焰喷射器直接布置在车体外侧,让喷火坦克在战场上成为过于明显的目标;火焰喷射器只能向一侧喷射;外置布置的火焰喷射器可能会被步兵武器或者弹片摧毁并导致坦克起火。”

就会议结论而言,相较于FOG样车的布置,与会各方更偏向于更早的TOG样车的布局,但是FOG方案也并非没有优势,那就是FOG火焰喷射器本身已经大规模量产并装备部队使用。最终有多少T-34接受改装成为装备FOG的喷火坦克尚不明确,不过从这些车辆的使用仅局限于西方面军20-ятбр,实际上该旅对FOG的运用也不局限于此,例如该旅开发了装备20具FOG火焰喷射器的雪橇,雪橇可由T-34牵引并使用。

FOG喷火器雪橇

最终量产的装备ATO-41的火焰喷射器T-34被正式命名为T-O34,首批T-O34于年1月在STZ完成总装并于2月2日移交给西南方面军,之后第厂和已经迁移到下塔吉尔的第厂也加入了量产工作。

西妮维亚战役中损失的STZ版T-O34喷火坦克,该车可能隶属于第独立喷火坦克营,STZ仅在年生产了31辆T-O34

总得来说T-O34沿用了T-34的基本布局,ATO-41火焰喷射器被布置在无线电操作员的位置,取代了DT航向机枪的位置,同时未来容纳体积更大的ATO-41,T-O34坦克取消了电台和无限操作员,车组乘员变更为3人,火焰喷射器由驾驶员负责操作。ATO-41高低射界-2至10度,左右射界各7.5度,配备了升的燃料罐。不难想象,由驾驶员兼顾ATO-41操作的设计极大降低了喷火坦克的效能,实际上驾驶员很多时候根本无暇顾及ATO-41。

可以看到ATO-41巨大的体积完全占据了电台和无线电操作员的位置

在T-O34上的ATO-41工作原理如下,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燃料由截短的1-K37mm反坦克炮药筒产生的火药燃气推进,在ATO-41扣下扳机后,喷口处会产生电火花用于引燃燃料,同时药筒击发产生大量燃气,将火焰喷射器内的10升燃料高速推出并在喷口处点燃。完成喷射后,压缩气瓶提供的压缩空气会经过在变速箱减压后,进入燃料罐,将燃料重新压入火焰喷射器的10升燃料筒内等待下一次喷射。

T-O34的ATO-41系统结构图

根据年4月4日的国防人民委员部第ss号决议,NKTP应在5月交付辆喷火坦克,其中辆是T-O34,但实际情况是仅仅交付了47辆,其中24辆是T-O34。这其中的很大原因是第厂(原柳别尔齐厂)未能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实际上第厂在4月仅完成了生产计划的28%,为了扭转这一局面,NKTP于5月6日签发了第ss号决议《关于确保年第二季度ATO-41火焰喷射器和KV-8及T-O34喷火坦克生产的有关决议》,其中提到:

“······

1.考虑将第厂作为装备喷火设备的T-34坦克的主要生产厂;

2.要求第厂和STZ向第厂提供ATO-41的安装图纸,并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协助第厂的生产工作;

······

4.对于第厂厂长普希金:

a)向NKTP提交关于改进测试中发现的火焰喷射器的缺陷的工作报告;

b)立刻向NKTP提交所需要的生产材料和生产设备申请以满足生产,并向最高统帅部提交关于火焰喷射器生产迟滞的原因和所需要的物资,设备人员需求;

······

9.组织生产火焰喷射器和喷火坦克必须被视作NKTP最重要的任务。”

未完待续……

近卫T34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d/8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