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疾病防治五

今              日课堂怎样防治羊的布鲁氏菌病?怎样防治羊的肠毒血症?怎样防治羊的梭菌病?怎样防治羊的布鲁氏菌病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1)发病病因。引起羊发病的为马耳他布氏杆菌,该菌对1%来苏儿、2%福尔马林、5%生石灰乳较敏感。(2)传染途径。母羊比公羊易感,成年羊比羔羊易感。病畜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不定期随乳汁、精液、脓汁、特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在缺乏消毒和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接生、护理病畜,易造成工作人员感染和本病的人为传播。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其次经皮肤、粘膜及生殖道感染也较常见。某些吸血昆虫也可能传播本病,自然交配可相互传染。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3)症状。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两周,长者可达半年。多数为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怀孕母羊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常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流产前病畜食欲减退,精神萎顿,起卧不安,阴道中流出黄色、灰黄色粘液,流产母畜多发生子宫内膜炎,排污秽恶露。其他症状有早产、产死胎、乳房炎、关节炎、跛行、公羊睾丸炎和附睾炎。病变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胎盘绒毛膜下组织呈黄色胶样浸润、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和坏死,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胎儿皮下和肌肉有出血浸润,脾和淋巴结肿大,肝出现坏死灶,肠胃和膀胱粘膜及黏膜下可见有出血斑点。公羊睾丸有出血点、坏死灶及组织增生。该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相互配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4)预防措施①对从未发生过布鲁氏菌病的羊群,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引进的羊只须并在隔离条件下检疫,确定无感染后方可。②对于受威胁的羊群,每年用凝集反应或变态反应定期进行2次检疫,检出的阳性病羊立即淘汰,可疑病羊应及时严格分群隔离饲养,等待复查。受污染的羊舍、运动场、饲喂用具等用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等应深埋处理。③布氏杆菌病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预防接种疫苗。布鲁氏菌猪型2号弱毒苗的接种:绵、山羊均臀部肌肉注射0.5毫升,3月龄以下羔羊、阳性羊和怀孕羊不能注射。免疫期绵羊1年半,山羊1年。布鲁氏菌羊型5号弱毒苗的接种:羊群室内气雾免疫,按室内空间计算,50亿菌/立方米,喷雾后停留30分钟;按羊数计算,每只羊50亿菌,喷雾后停留20分钟。也可稀释成50亿菌/毫升,每只羊注射10亿菌。免疫期1年。(5)治疗。本病没有治疗的价值,经检验出呈现阳性或可疑羊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健康羊接触。对价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可疑病例可用土霉素、金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一经确诊为患有本病,则最好作淘汰处理。

怎样防治羊的肠毒血症

(1)病原。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死后的肾脏如软泥样,故称之“软肾病”。多在春夏之交和秋季发生,尤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2)症状。病羊多为急性发作,突然倒地痉挛,数分钟后即可死亡。病情缓慢者表现兴奋不安或沉郁,空嚼、咬牙、异食,呈腹痛、肚胀、离群呆立、步行蹒跚、侧身卧地或表现神经症状,如头向后倾、转圈、盲目行走等,随后倒地昏迷。濒死期常发生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稀粪,全身颤抖、磨牙、口鼻流沫,常于昏迷中死亡。(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春夏多发病期间少抢青、抢茬,实行牧草场轮换放牧,经常给羊饮用0.1%高锰酸钾溶液,秋季避免吃过量结籽饲草。常发病,定期注射三联四防苗(羊快疫、羊猝殂、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或羊三联苗,每年春秋两季给羊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4)治疗。病程缓慢的病羊可用以下药物治疗:氯霉素按每公斤体重10~30毫升或庆大霉素按每公斤体重~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磺胺脒8~12克,第1天1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病情严重者将10%安那咖10毫升,加~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怎样防治羊的梭菌病(1)病原。羊快疫、羊黑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等病都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羊的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2)流行特点。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2岁以内、膘情好的羊发病较多。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3)症状。病羊往往还未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病羊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有的排黑色稀粪,体温一般不升高,有的升高到41℃,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4)预防①在该病常发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定期注射羊三联苗(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或羊五联菌苗(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不论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②本病发生严重时,应将所有未发病的羊只转移到地势高、干燥的地区,早上不宜出牧太早。③及时隔离病羊,对病死羊严禁剥皮利用,病羊尸体及排泄物应深埋。对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口服2%的硫酸铜,每只羊毫升。(5)治疗。由于本病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对病程较长的病例可参照羊肠毒血症的治疗方法,给予对症治疗,使用强心剂、肠道消毒药、抗生素等药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l/8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