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慕东王小平
编辑:李邦源
柴橘乌贝汤治疗附睾炎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柴橘乌贝汤治疗多例附睾炎,均获良效。报导如下:
处方:
柴胡6g,橘核9g,附片9g
乌药6g,青皮6g,海藻12g
大贝母12g,白芥子12g
典型病例:
01
例一
李某,男,19岁,学生。年11月10日就诊。
患者于三天前觉恶寒发热,右侧附睾硬肿,疼痛。经抗菌素治疗,未见好转。
现症:形寒肢冷,右侧附睾肿坠,附睾尾部至头部可触及一条索状硬结,疼痛沿输精管放射至腹股沟。纳谷欠佳,大便稍干,小便清长,口淡不渴,位得少腹及附睾部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阳虚寒盛,湿痰凝注肝经。
治则:温阳理肝气、祛湿化痰坚。
柴胡6g,橘核9g,乌药9g
大贝母15g,白芥子12g,海藻15g
青皮6g,附片(炮)9g,肉从蓉15g
茯苓12g
服药七剂,已告痊愈。
02
例二李某,男,41岁,司机。年3月14日就诊。
患者右侧附睾肿胀,疼痛,尾部可触及一圆椎状硬结。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口淡不饮,溲清量多,夜尿较频,舌淡苔薄白,脉弦迟无力。
处方:柴橘乌贝汤加党参、炮姜、炒白术各10g,茯苓10g。
服九剂而告愈。
体会:附睾炎,中医属于疝证。《丹溪心法》云:“疝者,睾丸连小腹急缩也。”又云:“夫疝,痛有定处,是有形之积也,非痰食血相聚而何?”《灵枢·经脉篇》亦说:“足厥阴……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
寒性收引,其主疼痛,湿痰凝注,而成有形。寒邪客于肝经,痰湿凝结,形成上证。
柴橘乌贝汤中柴胡、乌药、橘核行肝经之积气,大贝母、海藻、白芥子去痰软坚化硬结,青皮理肝气、燥湿化痰,附片温经散寒,合而行之,功效自奏。若寒邪退却,痰湿转热者,此方去附片、青皮,加黄柏、知母,依然凑效。
摘自《四川中医》-05-01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