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兰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和山地,附生于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茎、叶含球兰甙(Hoyin)[1],谷甾醇(sitoste-rol)和球兰脂(hoyafat)[2]
味苦;性寒;小毒
肺;心;肝经
清热化痰;消肿止痛;通经下乳。主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热咳嗽;痈肿;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中耳炎;乳腺炎;瘰疬;产妇乳汁少;乳络不通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90g,或捣烂绞汁。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①治肺炎或麻疹并发肺炎:鲜球兰叶七至八片,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泉州青草药》)②治痈肿初起: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③治乳妇奶少:球兰、地洋参各三钱,生姜三片。炖肉或煮稀饭吃。(《贵州民间药物》)④治风湿关节痛: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⑤治睾丸炎: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⑥治疗: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福建中草药》)
1.《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
2.《南宁市药物志》: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盐)。
3.《贵州民间药物》:补虚弱,催乳
近年,有临床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疗效。(可咨询临床医生,以医生建议为准)。
新庵卫生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