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猛戳上面:李巨奇博士中医在线
李巨奇,临床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深圳大学附三院、医院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素馨花
1、中药名称:
素馨花,原名耶悉茗,又称素英、野悉蜜、大花茉莉。
2、功能主治:
味苦,性平。具有舒肝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肝郁气滞所致胁肋脘腹疼痛、下痢腹痛。适用于胃炎、胃溃疡,肝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口腔炎,皮肤瘙痒,睾丸炎,乳腺炎,淋巴结结核等病的辨证治疗。在我国民间善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素馨花还具有护肤美容之功,亦用于治疗肝癌、胃癌、肠癌所致癌性疼痛。另外,尚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疗效较好,可供参考。
3、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素馨花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主要为橄榄苦苷,且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HBV)。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主要为素馨花苷B、6-O-甲基梓醇、去乙酰车叶草酸、桃叶珊瑚苷、8-去羟基-山栀子苷和马钱子苷;黄酮苷类化合物主要为山柰酚-3,7-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桑布二糖苷、硫磺菊苷、紫铆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合金欢素-7-O-(α-D-芹菜呋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酯苷、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O-β-D-glucopyranosylester、常春藤皂昔元-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O-α-L-rhamn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ester、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
4、适用人群:
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肝硬化、口腔炎、乳腺炎、盆腔炎、睾丸炎等及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对肝癌、胃癌、肠癌引起的癌性疼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5、建议配方:
素馨花5g,玫瑰花5g,合欢花5g,蒲公英5g,益母草3g。
6、萃取方法:
康嘉极萃本草萃取饮养机,精萃。
7、服用方法:
取上药一剂,精萃30分钟,取汁ml,分2次温服。
8、历史溯源
素馨花于公元前2或前1世纪由西亚传入我国。素馨花为巴基斯坦国花,既为国民信仰的象征,也是对女性的尊重。在我国,素馨花为重要的观赏花类之一。相传五代时南汉皇帝登基,广招天下美女,广州海珠区有一位名叫素馨的姑娘被选入宫,深得皇帝喜爱。素馨偏爱耶悉茗,爱串花戴在颈项。皇帝投其所好,下令皇家花园都种上耶悉茗,宫女均佩戴此花。晨起宫女们起床梳洗之时,花飘落水,积满了下游的湖泊,这便是广州最早的流花湖。南汉王朝结束后,人们为纪念素馨,将耶悉茗改名为素馨花,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