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的结构
前列腺上端横径约4cm,垂直径约3cm,前后径约2cm。表面包有筋膜鞘,称为前列腺囊。囊与前列腺之间有前列腺静脉丛。前列腺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前列腺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所以有前列腺肿大时,可做直肠指诊,触知前列腺的背面。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扼守着尿道上口,所以,前列腺有病,排尿首先受影响。
二、前列腺的作用
第一,具有外分泌功能。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亦属人体外分泌腺之一。它可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精子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生育非常重要。前列腺液的分泌受雄性激素的调控。
第二,具有内分泌功能。前列腺内含有丰富的5α-还原酶,可将睾酮转化为更有生理活性的双氢睾酮。双氢睾酮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阻断5α-还原酶,可减少双氢睾酮的产生,从而使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萎缩。
第三,具有控制排尿功能。前列腺包绕尿道,与膀胱颈贴近,构成了近端尿道壁,其环状平滑肌纤维围绕尿道前列腺部,参与构成尿道内括约肌。发生排尿冲动时,伴随着逼尿肌的收缩,内括约肌则松弛,使排尿顺利进行。
第四,具有运输功能。前列腺实质内有尿道和两条射精管穿过,当射精时,前列腺和精囊腺的肌肉收缩,可将输精管和精囊腺中的内容物经射精管压入后尿道,进而排出体外。综上所述,前列腺有四项重要的功能,在人体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前列腺炎定义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受到致病菌感染或者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现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这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道口滴白、会阴下腹部隐痛不适、性功能减退等。同时可能会导致变态反应,如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等,临床上常采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等进行治疗。
四前列腺炎的易患人群
1、早婚:结婚时年龄小于20岁,夫妻双方长期生活在一起。
2、年轻时性欲旺盛:年轻时性欲旺盛,性生活次数过多,进入老年期以后,性生活次数骤减,或性生活停止过久、过早。
3、饮食方面:日常饮食中肉类食物摄入过多,而鱼类及菠菜、胡萝卜、南瓜等黄绿蔬菜吃得少;
4、前列腺病史:既往有过慢性前列腺炎病史或曾经患过前列腺肥大症。
5、经常手淫的青少年、军人。
6、久坐少动人群
上班族久坐电脑前,经常加班加点导致运动减少,气血循环不利。开车、打牌等注意力过于集中引起憋尿等,也会引发前列腺炎。
7、饮食肥厚辛辣人群
喜欢吃辛辣刺激食物,常常朋友聚会吃火锅、抽烟和酗酒,酿生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等引发。环境破坏严重,食品安全危机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8、情志忧郁人群
工作压力大,紧张忙碌,职场危机,人事关系复杂,以及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郁闷烦躁、消极封闭等不良情绪,导致水道通调不畅引起。
五、前列腺炎的分类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骤,前列腺有炎症表现,前列腺液培养致病菌阳性,常有全身症状及尿路感染,诊断不困难。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常有尿路感染史,无尿路感染时大多无临床症状,前列腺液内有细菌存在,镜检可见白细胞增多,10~15个以上/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或者缺如。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前列腺炎相同,但前列腺液中细菌阴性。根据前列腺液中是否含有白细胞,这类前列腺炎又可分为炎性和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病人一般无任何症状,仅仅在前列腺的病理学检查时发现有炎性改变。
六、前列腺炎的病因
Ⅰ型前列腺炎
即急性前列腺炎,多在劳累、饮酒、感冒、性生活过于频繁后发生,部分病人继发于Ⅱ型前列腺炎。留置尿管、经直肠或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也可经血流播散至前列腺,常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也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偶有厌氧菌;当患者经常憋尿或者存在结石或者其他情况导致尿路不畅时,可以经尿道逆行感染。
Ⅱ型前列腺炎
即慢性前列腺炎,致病因素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常见于长期反复下尿路感染,病原体反复存在,病原主要体通过尿液逆流进入前列腺所造成的感染,Ⅰ型前列腺炎治疗不及时或迁延未愈,亦可发展为Ⅱ型前列腺炎。
Ⅲ型与Ⅳ型前列腺炎
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尿液反流刺激、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有关。
七、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发病急骤,会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腰骶部及会阴部疼痛,常有尿频、尿痛及直肠刺激症状。
2、感染严重或脓肿形成时发生尿潴留,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局部温度增高,诊断急性前列腺炎时忌做前列腺按摩,以防感染扩散。
3、病人均同时有尿路感染可于尿内查到细菌,急性前列腺炎可引起附睾炎、精囊炎、脓毒症,少数可转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4、患者在会阴部位有压迫感,并向大腿部位延伸,感到坐立不安。
5、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感觉,但是患者经典的表现是会出现尿道口滴白的现象。
6、有时还会有排便较急或者排便不顺畅的感觉。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病人常有反复尿路感染史,无尿路感染者很少患有细菌性前列腺炎。
2、无尿路感染症状时,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三者间的临床症状几无差别,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尿频、尿痛、尿不尽感,疼痛常放射至阴茎头及会阴部。
3、便后或尿后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排出,常有睾丸、精索、会阴、腰骶部疼痛、性功能障碍、早泄、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症状等,分段收集尿液及前列腺液进行检查、培养以及抗体测定。
4、患者长期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精神紧绷、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一些列神经系统症状。
(本章学习慢性前列腺炎)
八,前列腺炎的危害
1)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由于炎症的刺激,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腰骶、会阴、睾丸等部位胀痛、尿不净、夜尿频等,使患者烦躁不安,影响工作和生活。
2)影响性功能,导致阳痿、早泄。由于疾病长期未能治愈,各种症状和不适在性交后加重,或直接影响性生活的感受和质量,对患者造成一种恶性刺激,渐渐出现一种厌恶感,导致阳痿、早泄等现象。
3)影响生育,可导致不育。长期的慢性炎症,使前列腺液成分发生变化,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精液的液化时间,精子活力下降,可以导致男性不育。
4)导致慢性肾炎,甚至会发展为尿毒症。
5)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精神异常。正常情况下,前列腺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由于前列腺发生炎症,内分泌失调,可引起神经衰弱,以致精神发生异常;亦可出现失眠多梦、乏力头晕、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6)传染配偶引起妇科炎症。前列腺炎可以传染给妻子,特别是一些特殊病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其炎症可以通过性交途径传染给妻子。如霉菌性前列腺炎、滴虫性前列腺炎、淋病性前列腺炎、非淋菌性(衣原体、支原体)前列腺炎等。
7)易引起感染。人体前列腺中含有一种抗菌物质,叫前列腺抗菌因子。当前列腺发炎时,这种抗菌因子减少,故而容易引起感染。前列腺炎引起的感染可导致急性尿潴留、急性精囊炎或附睾炎、输精管炎、精索淋巴结肿大或触痛等,严重时可发生腹股沟痛或肾绞痛。
8)易患肿瘤。
九、前列腺疾病的护理
1、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2、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性生活规律,避免性生活无规律、勃起而不射精、性交中断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3、免长途骑车、久坐,应定时活动放松,促进会阴等部位的血液循环。
4、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5、注意保持尿道卫生,保持干燥、洁净,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保持心情愉悦,注意休息,多喝水。
十、前列腺炎的十大危险信号
1、会阴或耻骨上区重压感。
2、久坐或排便时加重,且向腰部、下腹、背部、大腿等处放散。
3、全身乏力、虚弱、厌食。
4、恶心、呕吐、高热、寒战、虚脱,突然发病时全身症状可掩盖局部症状。
5、败血症表现。
6、排尿次数增多。无论白天或晚上,排尿次数比往常增多,远远超过了白天3至4次,晚上1至2次的正常情况,排尿时间间隔短,时时有尿意。
7、排尿时灼痛、尿急、尿频、尿滴沥和脓性尿道分泌物。
8、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或中断,严重时有尿潴留。
9、直肠胀满,便急和排便痛。
10、大便时尿道流白。
十一、前列腺疾病的预防
1、患者注意戒烟酒。
2、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平时要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
4、要避免长时间的骑、坐,要有规律的性生活。
5、要保证个人私处卫生,勤换洗内衣裤。
十二、中医角度认识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的癃闭疾病范畴,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经常吃油腻食物会产生中焦湿热,中焦湿热下注膀胱,导致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邪热郁肺、肺气不降、津液输布失常,水道不通,代谢产物无法下注膀胱,则导致小便不利。饮食不规律或劳倦伤脾或久病体弱,导致脾虚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而导致小便不利。脾气暴躁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三焦水液运行,也会导致小便困难。
(一)湿热蕴结型
1、症状表现
尿道口常滴白,会阴、睾丸、胀痛,小便频急不爽,大便秘结,口苦心烦,尿黄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调理方法
清热利湿,祛湿排浊。
①经络调理
湿热体质前列腺炎的经络调理
1、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肘横纹尽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每天用拇指或者食指揉按穴位,或者点压穴位10~15分钟。
2、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穴位,每次3-5分钟。
3、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
按摩方法:弯曲双腿,双手空掌心拍打委中穴,每天50次。
4、丰隆穴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
5、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最突出的棘突(第7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两手向后甩(同侧),用手掌拍打大椎穴,以局部有痛感为宜,可反复拍打数次。
6、阳陵泉
阳陵泉位于膝盖前下方(腓骨小头)凹陷的地方。
操作方法: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10~15分钟为宜。
7、阴陵泉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适当按揉,不宜过度。
②艾灸
湿热体质前列腺炎的艾灸方法:
1)取穴:
会阴穴、肾俞、命门、八髎穴、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
伴腰骶困者着重灸肾俞、次髎;伴少腹不利者着重灸关元、三阴交。
2)艾灸方法:
腰腹部的穴位移动艾灸不要少于40分钟,肢体的穴位艾灸,每穴15-20分钟。温和灸即可,避免烫伤。
③刮痧
1)刮督脉:由至阳穴沿脊柱向下,经命门、腰阳关等穴,刮至腰俞穴外。
2)刮任脉:由气海穴沿前正中线,经关元、中极等穴,刮至曲骨穴。
3)由心俞穴处侧向下,经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等穴,刮至次髎穴。
(3)日常饮食
湿热体质适宜食物:
1、绿豆2、黄瓜3、苦瓜4、冬瓜5、丝瓜6、芹菜
7、芥蓝8、菠菜9、海带10、薏苡仁11、红豆
12、豆芽、绿豆芽、黄豆芽13、茯苓14、菊花
15、茅根
(二)气血瘀滞型
1、症状表现
尿末滴白或大便时尿道口溢白浊,小便淋漓刺痛,少腹、会阴、睾丸胀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涩。
2、调理方法
化瘀通络止痛。
①经络调理
瘀血体质前列腺炎经络调理:
选穴:
神阙、隔俞、肝俞、太冲、三阴交、委中、曲池
按摩方法:用手掌掌心按揉神阙穴五分钟,其他穴位逐个点按,每个穴位2-5分钟。
②艾灸
1、膈俞穴
膈俞穴的位置:膈俞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
2、血海穴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上2寸(3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3、内关穴
内关穴的位置:内关穴位于手臂的内侧,腕关节横纹中央上2寸处,左右手各有一穴。
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
4、合谷穴
合谷穴的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手各有一穴。
艾灸时间: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3)日常饮食
瘀血体质的适宜饮食:
谷物类:如大米、玉米、粳米、黑大豆。
肉蛋类:如牛肉、猪肉、猪心、鸡肉等;
蔬菜类:如荠菜、香菜、胡萝卜、佛手、生姜、大蒜、黑木耳、茄子、莲藕、洋葱、蘑菇、香菇、猴头菇、海带、葛根、魔芋、金针菇、菱角、余甘子、桃仁、油菜、茨菰、
水果类:如山楂、菠萝、龙眼、橘子、木瓜,金桔、刺梨。
(三)肾阳不足型
1、症状表现
患者多有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尿末滴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偏阳虚者,可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脉沉无力的症状
2、调理方法
温肾补阳,敛气固精。
①经络调理
阳虚体质前列腺炎的经络调理:
1)关元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通俗的讲就是从肚脐眼正中向下3寸(3寸就是指被按摩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2)大敦穴:
位置: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据趾甲角0.1寸!
按摩方法:正坐垂足,弯曲左膝,抬左足置于椅子上,用左手轻握左脚趾,四指在下,弯曲大拇指,以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即是
3)曲泉穴:
位置:位于膝关节内侧面横绞内侧端,股骨内侧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按摩方法:屈膝正坐,手掌置于腿的外侧,拇指置于膝盖上,四指并拢置于膝内侧横纹端凹陷处,中指指尖所在位置即是!
4)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之前已经讲过3寸怎么度量)
按摩方法:正坐,抬脚置另一腿上,以另一侧手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并拢伸直,并将小指置于足内踝上缘处,则食指下,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处即是
5)涌泉穴:
位置: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通俗讲:正坐,翘一足与另一膝上,足掌朝上,用另一手轻握,四指置于足背,弯曲大拇指按压处即是
按摩方法:先顺时针按摩穴位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②艾灸
主要配穴:
大椎穴、心腧穴、肾腧穴、足三里,命门穴,至阳穴,关元,腰阳关穴。
艾灸方法:
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热微红为宜,七天为一疗程。
(3)日常饮食
阳虚体质的适宜食物:
1)粮豆类
温热性:面粉、莅麦、豆油、酒、醋等;
平性:糯米、粳米、玉米、黄豆、黑豆、豌豆、赤小豆等;
2)瓜菜类
温热性:生姜、大葱、大蒜、韭菜、芥子、胡椒、胡萝卜、香菜等;
3)果实果类:
温热性:龙眼、荔枝、莲子、核桃、花生、栗子、乌梅、杨梅、樱桃、石榴、木瓜、橄榄、李子、桔子、桃等。
平性:大枣、苹果等;
4)肉蛋奶类:
温热性:羊肉、狗肉、牛肉等;
平性:猪肉、鹅肉、鸽肉、牛奶、鸡蛋等;
5)水产类:
温热性:黄鳝、虾、草鱼等;
平性: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
扫一扫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