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降温解暑的休闲活动之一,但因游泳引发的耳部疾病也随之而来。专家建议,游泳前家长应先为孩子清理外耳道,而患有感冒、鼻窦炎、耳朵发炎的儿童更不宜游泳。
一、游泳后易引发的耳部炎症
夏季是游泳、玩水的好季节,当水进入外耳道,浸泡皮肤,挖耳、角质层破坏等导致外耳道微环境破坏,外耳道的抵抗力下降,就引起了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可表现为耳内灼热、胀痛,外耳道有液体流出等。
此外,如果长时间在不洁的池水中游泳也容易引发中耳炎。游泳呛水时污水可通过鼻-鼻咽-中耳通道进入中耳腔,水中的细菌沿着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我们俗称的“脓”)流不出来而造成发炎。另外,不洁的泳池水流入耳道,也会导致病菌侵入耳膜。中耳炎可表现为:耳朵疼痛、流水流脓、耳鸣、甚至眩晕、听力下降。
孩子游泳后更易患中耳炎
对儿童而言,儿童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较之成人既短粗又平直,加上抵抗力低,位于耳鼻喉的细菌很容易侵入,造成耳部发炎。初学游泳的儿童,或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儿童,很容易容易诱发中耳炎,家长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年幼的孩子患病时不会诉说症状,有时会耽误及时就诊,家长要多注意孩子会不会经常抓自己的耳朵,睡不安宁等。儿童急性中耳炎如果不彻底治愈,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引发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游泳后,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状况,有严重耳痛情况应及时就诊。
专家建议
游泳时应选择正规游泳池,避免在不干净的泳池或是很久没有换水的泳池长时间泡水。特别提醒,未成年人游泳时,一定要有家长监护。
游泳时可使用游泳专用耳塞,防止进水;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呛水。
一旦耳朵进水,应急方法是侧头,将进水的耳朵眼朝下,单脚跳跃的方式排出外耳道内的存水。
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脓者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
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卫生,及时清理外耳道耳屎(不要使用尖锐物体掏耳朵,选用粗细合适的棉签,适当的蘸上一些酒精,轻轻插入外耳道,在外耳道内轻轻转动即可),避免耳屎被泡涨后引起疼痛发炎。
游泳后出现耳痛,耳流脓,耳堵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后,不能抱有忍一忍就过去了的心态,医院就诊。
-
医院门诊楼三楼耳鼻喉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