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脉养生图鉴根据时辰可自动生成方案

十二经脉循行图

《黄帝内经》云: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01

寅时

3至5点

肺经

太渊穴

太白穴

点击看视频

寅时(3-5点)气血流注于肺经,肺有问题的人经常会在此时醒来。

呼吸系统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咽痛、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经常寅时醒来的人可针刺太渊穴,常可一针见效。太渊即是肺经的原穴,又是肺经的俞穴,还是八会穴之脉会。对于日常保健来说,以指代针,用手或按摩棒对穴位进行按摩,亦可有一定效果。

沿着肺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肺藏魄”,肺气虚的人,魄力不足,说话声音都比较小,经常被人骂为“窝囊肺”。“窝囊肺”们除了经常按摩太渊穴之外,还要加上脾经的原穴——太白穴(脾属土,肺属金,培土生金)。

02

卯时

5至7点

大肠经

合谷穴

点击看视频

卯时大肠经气血旺盛,应该养成此时排便的好习惯。

呼吸系统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咳嗽。

头面疾病:头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面瘫、牙痛、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鼻炎、鼻塞。

其他:颈椎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歌诀云:“面口合谷收”,意思是,面部、口部的疾病,均可按摩合谷穴。需要注意,按压合谷穴时,应该朝着小指的方向用力,而非垂直手背按压。

沿着大肠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3

辰时

7至9点

胃经

足三里

点击看视频

辰时胃经活跃,养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按时吃早餐。

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胀、胃痛、胃下垂、急性胃痉挛、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泻、痢疾、胃肠蠕动过慢。

头面疾患:痤疮、黄褐斑、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咽炎。

其他:中风偏瘫后遗症、慢性阑尾炎、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病。

“长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四总穴歌诀云:“肚腹三里留”,意为胃肠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

沿着胃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4

巳时

9至11点

脾经

三阴交

点击看视频

巳时脾经活跃。“脾主运化,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消化系统病: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秘。

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月经提前或错后、盆腔炎、附件炎。

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水肿。

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软组织疾病。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脉相交之处,是治妇科病的灵丹妙药。

沿着脾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5

午时

11至13点

心经

少府

少冲

点击看视频

午时心经活跃,宜静养,忌剧烈运动。

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心慌。

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癫痫、神经官能症。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肋间神经痛。

少冲点少府。少冲为心经井穴(属木),少府为心经荥穴(属火),握拳小指刚好点中少府穴,木生火,从而起到补心的作用。

沿着心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6

未时

13至15点

小肠经

后溪

点击看视频

未时小肠经活跃,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午餐最好在13点之前吃完。

五官病:咽痛、眼痛、耳鸣耳聋、中耳炎、腮腺炎、扁桃体炎、角膜炎、头痛。

其他:腰扭伤、肩痛、落枕、失眠、癫痫、经脉所过关节肌肉痛。

后溪穴,小肠经的俞穴,还是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是治疗颈肩腰背疼痛的是首选穴位。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郄穴,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腰痛。

沿着小肠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7

申时

15至17点

膀胱经

上髎

下髎

点击看视频

申时膀胱经活跃,宜喝水、运动。

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合称八髎。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经常搓一搓八髎,可以预防困扰女性的很多妇科杂病。

沿着膀胱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8

酉时

17至19点

肾经

涌泉

太溪

点击看视频

酉时肾经活跃。肾对应于四季中的冬季,保养要点在于“闭藏”,此时不宜过劳。

泌尿生殖系统:急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遗精、术后尿潴留、睾丸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胎位不正、各种肾炎、水肿。

头面疾病:头痛、牙痛。

其他:消化不良、泄泻、耳鸣耳聋、腰痛、中风、休克、经脉所过的各种关节肌肉软组织病。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和俞穴,涌泉是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揉太溪和涌泉,可补强肾功能,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

沿着肾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09

戌时

19至21点

心包经

劳宫

内关

点击看视频

戌时心包经活跃。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绞痛、心肌缺血、胸闷。

其他:恶心、呕吐、抑郁症、中署、休克、小儿惊风、胃痛胃胀、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痛。

中冲点扣劳宫,中冲穴在中指指尖顶端,握拳时中指指尖正好压在劳宫穴上,经常按摩中冲、劳宫可防治多种心脏疾病。内关穴,是保健大穴,几乎所有心脏异常的症状均可使用此穴。

沿着心包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10

亥时

21至23点

三焦经

阳池

点击看视频

亥时三焦经活跃。很多长寿者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练静养功法,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五官病:耳鸣耳聋、腮腺炎、偏头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

其他:肋间神经痛、便秘、感冒、中风后遗症、肘关节屈伸不利、经脉所过的关节和肌肉软组织病。

阳池穴,三焦经原穴,阳气生发之池,可治疗手脚冰冷、手腕脚腕痛、扭伤等。

沿着三焦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11

子时

23至1点

胆经

阳陵泉

点击看视频

子时胆经活跃。子时之前入睡是对胆经最好的保养。

肝胆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各种慢性肝炎。

头面五官病: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耳鸣、耳聋、近视。

其他: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胁下痛、经脉所过处的肌肉痛。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外。经常按揉阳陵泉,对膝关节酸痛、肋胁痛、下肢痿痹、腿脚麻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沿着胆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12

丑时

1至3点

肝经

太冲

点击看视频

丑时肝经活跃,熬夜最伤肝。

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其他:头顶痛、头晕眼花、各种眩晕、癫痫、胃痛等。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经常按揉,可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化湿通经,对胁腹满痛、头痛目眩、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有很好效果。

沿着肝经循行路线按摩或拍打,寻找“痛点”,进行重点按摩。

附:针对非专业人士记忆难、使用难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小工具,可以根据时辰自动生成12时辰的保健方案。

12时辰养生法

(点击进入小程序体验)

END

作者:二甲子

图片:疾速查

《精选推荐》

经络穴位视频

小儿推拿神器

近期好文

国家体育总局出品,18个动作拯救你的肩颈、腰、腿

小儿推拿神器上线,专业实用,宝妈必备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yy/4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