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例刺血法治疑难杂症2

六、急性睾丸炎

张某某,男,40岁。永强龙湾瑶溪村人。

初诊:年5月10日。一月前发热,全身酸痛,左侧睾丸下坠胀痛、肿大,向上影响到腹股沟,左侧腰部也剧痛,活动不利,急诊到市XX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睾丸炎、经注射青、链霉素后,发热略退,而局部疼痛仍旧,腰部不能直立,大便一周始解,小便短涩而痛,西医认为保守疗法未效,决定先引流,后手术扎除。

检查:左侧阴囊红肿光亮,压之疼痛,质地坚硬,睾丸、附睾、精索皆肿大,睾丸鞘膜脏层与壁层粘连,左腰背有叩击痛。白细胞/立方毫米,中性80%。尿常规:红细胞1~2,白细胞7~9。

舌质暗红,苔黄腻而厚,脉弦数。证属肝胆实火湿热下注,瘀阻肝络。拟以三棱针在大敦、太冲、行间刺血,血出紫黑色,刺血后自觉痛减。予以龙胆泻肝汤加丹参、桃仁、大黄2剂,停用所有西医治疗。

二诊:5月12日。药后大便三次,阴囊肿胀疼痛已减,质地稍硬,腰痛稍安,黄腻苔也略化,脉弦数,再按上法出入。刺左肝俞,左委中、太冲出血,予龙胆泻肝汤加桔核、桃仁、苡仁,5剂。

三诊:5月18日。阴囊肿胀退减,睾丸、附睾丸仍稍肿大,精索稍硬而肿。给刺大敦、行间、血海出血,血色比先二次为鲜,而出血量已减少,再以三妙丸加丹参、桃仁、当归清化下焦湿热通络化瘀为治。

四诊:6月3日。经治后除左侧精索稍硬外,别无他苦。脉弦细,舌质稍暗红,苔薄。刺肝俞(双)、胆俞(双),血海(双)。停药观察。

7月5日随访,已痊愈。每日驾驶手扶拖拉机搞运输,壮健如前。一年后再访,无复发。自述左侧睾丸丸比前略小。

体会

急性睾丸炎,中医叫“子痈”,一般由湿热下注厥阴之络,以致气滞血瘀凝结而成。用肝经刺血加龙胆泻肝汤加活血行瘀药方是正法,血海一穴,既能活血,又能健脾化湿,故取之。

本例经西医月余治疗乏效而准备施行手术治疗时,改用上法予治,竟能迅速见效,实在令人惊讶不已。于此亦可见刺血疗法之伟功也。

七、头痛(脑震荡后遗症)

王某某,男,28岁,温州市龙湾区人

初诊:年3月5日。患者于三月前一次劳动中,因不慎后跌,头颅着地碰伤后脑,曾引起强烈头痛并昏厥半小时之久。经西医医治,效果不显,再更中医治疗,亦时愈时发。

现感左后头角痛,耳鸣,面潮红,健忘,夜眠欠安,脉弦实,舌质暗红,苔厚黄腻。证属脑部外伤后脉络瘀阻兼有肝阳化火之象,而所服之药,亦是活血化瘀,清肝化湿之剂,辨证无差,但治疗却无效,故决定先行刺血。

委中(双)、太阳(左)(穴上方静脉怒张处),阳陵泉(双),出血后加拔火罐5分钟。

二诊:3月20日。刺血后头痛大减而未止,耳鸣,面红稍减,脉弦,舌质暗红,苔薄白。治已得手,再予刺血通络行瘀止痛,刺左太阳,加拔火罐。

三诊:4月5日。头痛已差,眠尚欠安,舌质红,少苔,予凉血和血安神中药5剂以善后。半年后随访,已痊愈,仅于外感后仍有耳鸣,而外感愈后耳鸣即停止。

按:刺血对脑震荡后遗头痛诸证效果明显,在太阳穴周围有青色怒张络脉处刺血,最为紧要。每据临床证状之变化加增其他穴位。如肝火旺加阳陵泉、太冲。湿浊内阻加阴陵泉、足三里。症状消失后,可据脉证给予中药以善后。

八、非化脓性中耳炎

陈某某,男,61岁,乐清县翁样镇农民。

年1月11日初诊。患者于二月前外感发热后两耳听力下降,医院五官科检查,诊为“非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积水”、“鼓膜膨隆外凸”,采用咽鼓管吹张术与鼓膜穿刺抽液,结合西药内服(具体药物不详)。

抽液之后虽当即感到听觉有所好转,而一周后,听力又逐渐下降,一连诊治一个多月,疗效越来越差。后经人介绍,求诊于余。

证见:脉沉细,舌淡苔白腻,形寒肢冷,夜尿频频,耳中憋闷如塞,耳聋。大声叫喊方能听见。脉证合参,显属肾阳不足,痰阻窍闭。

乃予针刺放血翳风(双)、丰隆(双)。方药予以金匮肾气丸。

1月15日复诊:听力大有好转,耳中闭闷感亦减,夜尿次数也比前减少。再予针刺放血:翳风(双),耳门(双)、丰隆(双)。方药仍守金匮肾气丸。

2月14日三诊:经以上治疗后,患者听力已恢复正常,仅现肢凉等肾阳稍有不足之象,再予以金匮肾气丸一月量,以善其后。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此症,中医谓之“耳胀”“耳闭”。古代亦有称“气塞耳聋”,列入“暴聋”范畴之中。本病的病理关键是咽鼓管阻塞,中耳有渗出,积液,这在中医可视为“气滞血瘀”和“痰蒙清窍”。

本案患者,年过花甲,病程两月,一派肾阳不足之候。肾主水,开窍于耳,肾气肾阳不足,无阳光以制肾水,则水液上泛,停滞耳窍成痰致疾。此属虚中夹实之证,针刺放血,通络开窍,化痰启闭;肾气丸温补肾气。标本并治、故奏效迅速。

九、充血性青光眼

王某某,女,63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皇吞村农妇。

年5月18日初诊:患者二年来时发眼球胀痛、头痛、视物模糊,由于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较短能自行复原,致未积极就医。

半月前,因工作劳累及精神刺激又度急性发作,自觉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严重减退,始往市xx医院眼科诊治。诊为充血性青光眼。用缩瞳剂及降眼压药未能控制病情。西医建议施行双眼虹膜嵌顿手术,以患者不同意手术疗法,故来求诊于余。

四诊:舌质红绛,脉细弦,头、目疼痛呈阵发性,面部常时升火,耳鸣,心中烦热,易怒,甚而彻夜失眠,两眼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瞳孔放大,指压眼球坚硬如石,视力仅有光感。

综合诸证,此案显属肾阳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本虚而标实。乃以针刺放血结合方药之法予治。

穴取太阳(双)、风池(双)、太冲(双)均刺血;内服镇肝熄风汤5剂。

经针刺放血后,自觉诸证骤减,头目明显轻松,视力亦有所好转,惟尚不耐久视。

5月24日二诊:头目持续性疼痛已见缓和,发作时疼痛程度亦较前轻减。此法既效,仍守本法。给予刺血太阳(双)、风池(双)、行间(双)三穴,并于太阳穴针刺放血后加拔火罐5分钟,血出呈紫黯色。

术罢诸证又见减轻,视力大有好转,按压眼球,其硬度也稍减。再予以原方半月量。

6月11日三诊:通过上法治理后,头目疼痛已悉除,两眼视力也恢复正常。眠安,纳增,呕恶止。舌红少苔,脉红弦。惟因按压其眼球尚稍有硬象,乃再予针刺攒竹(双)放血后,嘱回去长服中药杞菊地黄丸一段时间(三个月)以巩固疗效。此案经如此给以治愈后,三年来追踪随访,未见复发。

体会

充血性青光眼,系一眼内压增高为主征的病变。在其急性发作持续发展时,会促使视神经萎缩而导致失明。此症与中医所谓的“五风变内障”相类同。

本案由于患者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风火相煽,灼津伤阴,阴虚阳亢,气逆络阻,蒙蔽清窍所致。肝开窍于目,目失血养,而病暴盲。刺血太阳、风池、太冲、行间、攒竹等穴,系疏通少阳、厥阴经络,使目受血而能视。方药镇肝熄风汤及杞菊地黄丸,能滋阴潜阳,与刺血疗法相配合致相得益彰。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d/1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