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来源:百度
作者:Chinchin
本文版权为Chinchin所有!
前言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ophilapsittaci)引起的。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寄生在专性细胞内。
鹦鹉热衣原体有5种血清型:ABCDE。鹦鹉类鸟大多被A型感染,但是也会被B型感染。一般来说,鹦鹉比鸣鸟更容易中招。
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只鸟儿,人和哺乳动物也可成为受害者。
病因及传染途径
此病高传染,病可从口入(啄便、伴侣互喂、育雏等),亦可由空气传播(吸入呼吸道分泌物,羽粉、排泄物粉末等)。
吸入感染后,鹦鹉热衣原体先是在呼吸器官的细胞中大量复制,然后随着血液传遍全身。
感染72小时后,患鸟便可排放鹦鹉热衣原体。而患鸟可以悄无声息地排放病菌长达10天,然后才表现出症状。
有的鸟在感染鹦鹉热衣原体之后并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却持续排放出病菌。此病菌在普通环境中可幸存长达数月,并感染其他鸟、人、哺乳动物等。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仅为4天,而长的则可达1到2年。
此病的发作方式中各种各样,年龄是一大要素。比如,幼鸟通常表现为急性,且结局悲惨。
压力亦是一大要素。此病可以潜伏的形式存在,患鸟表面看起来毫无异状,但是疾病在一定条件下会突然爆发,尤其是精神压力增大时,比如被买卖、被展览、被运输等等。
另外,免疫力下降,或是有继发性感染、伴随性感染,都会对此病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注:也有纯粹的病菌携带者,自始至终不发病–注意啦–养玄凤鹦鹉的朋友们!玄凤鹦鹉是非常常见的鹦鹉热衣原体携带者。
不发病不代表不会传播疾病,有些小天使体内藏着肉眼难辨的恶魔。
症状
鹦鹉热的症状可以表现得各种各样,既可以在体内长期潜伏悄悄放毒,又可以在感染后几天内就开始屠杀。
呼吸道、消化道、脾、肝脏是典型的易感部位。
常见的有:结膜炎(通常最初发生在单边一眼)(所以鹦鹉热又名“单眼伤风”),病眼红肿含泪,眼周羽毛湿粘杂乱;呼吸困难(尾羽随呼吸有节奏地上下颤动、张口呼吸、呼吸有声),打喷嚏,流黄色的鼻涕。
腹泻,绿便,黄便,排泄物内水分增多(鹦鹉热衣原体可伤肾)。厌食、体重下降,虚弱,炸毛,嗜睡。
羽毛状态不佳。
偶见神经症状(歪脖,颤抖,痉挛,瘫痪)。
全身性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导致睾丸炎(鹦鹉不育症,白蛋)。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并没有特征性表现。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症状是能一眼确诊所患就是鹦鹉热的。
感染鹦鹉热后,鸟体产生的免疫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患鸟在治疗后可以很快再次发病。
诊断方法
不要随便去接触来路不明的鸟!也就是说,在买鸟、逗鸟、帮忙照看鸟、去看鸟展等之前,应仔细询问鸟的整体状态或病史。
根据临床症状只能做一个初步诊断,即:使用X-射线或内窥镜:肝或/和脾增大(有时是肾),是鹦鹉热最典型的症状。
想要更准确的诊断,则可做病菌、细胞培养,或是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亦有多种,如ELISA,PCR。
目前,“三重试子样品”(结膜、咽喉/鼻后孔、泄殖腔)检测方式是最准确的,单一的便检只能用于筛查。
血检:常见贫血,白细胞增多、绝对或相对异嗜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常见于太阳鹦鹉)、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亚马逊鹦鹉),CK值、AST值、LDH值、总蛋白值增高,胆汁酸值增高(若肝脏被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尿酸值增高(若肾脏被感染),总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值偏高,白蛋白减低。
X-射线:亦可见气囊炎、肺炎。
尸检:常见腹膜内有炎症分泌物、腹膜炎(殃及肝包膜)、气囊炎、心包炎、心肌炎、支气管炎、粘液性肠炎、退化性肾病、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肝硬化、肾硬化、胰腺坏死(常见于虎皮鹦鹉)、非化脓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疱疹病毒(尤其是帕切科病)、副粘液病毒(如新城疫)、甲型流感(如禽流感)、细菌性肠炎(如大肠杆菌)。
治疗
四环素:可影响鹦鹉热衣原体的蛋白质合成;只有当衣原体在细胞内复制时,药才起效。
缺点:在细胞内的数量较低;可引起免疫抑制;可与钙结合,导致吸收减少,药物作用几无(因此,治疗鹦鹉热期间,患鸟每日的钙摄入量应降低至正常量的0.7%);误杀有益菌(因此,治疗鹦鹉热之后,需谨防真菌感染,如假丝酵母菌)。治疗过程持续45天。为什么要喂这~~~么长时间的抗生素呢???因为45天是巨噬细胞的平均寿命,而巨噬细胞在吞噬鹦鹉热衣原体的时候也可被感染。
建议:多西环素。
此药物不经由肾代谢(而是通过排泄和胆代谢);药物加入食物中或兑入水中都能足量地进入血浆。
此药可导致AST值增高而引起肝坏死,但是治疗结束后又会恢复正常。
用法与用量:
口服:25-50mg/kg体重,或兑入饮水里,-mg/l水。
注:若兑入饮水里,非洲灰鹦鹉则需多达mg/l水。
持续45天不间断。
或肌注:这要分成两步。
第一步,每五天一次,每次75-mg/kg体重,注射6次(即第一步持续30天);
第二步,每四天一次,每次还是注射那么多,注射3次(即第二步持续12天)。
总共持续42天。
这样的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大量的注射可能导致肌肉坏死,另外,重复多次的长期用药也可能导致缺钙。
恩诺沙星:药效至今仍存争议。
有报告称,用药后患鸟有明显好转,治疗结束后4-5星期复查亦未再发现有衣原体被排放。
但是,相对而言,多西环素更值得信任,更可靠。
金霉素:
此药物经由肾代谢,因此,肾病患鸟应谨慎使用。
注:整个鸟群都得用药!不是哪只鸟发病了就治哪只。
治疗结束后,应等至少5天,然后再做便检,看是否仍有鹦鹉热衣原体的存在。之后间隔5天,再便检一次。
患鸟若经过合理治疗,康复的几率通常很大。
杀菌消毒:
鹦鹉热衣原体在普通环境中相对不稳定,几天就不活跃了,但是仍可幸存长达数月(可在干燥的粪便中睡大觉睡很久,所以鸟的便便要经常清理)。
此病菌怕热。
在治疗期间及之后,应严格注意卫生,以防反复发病。
尽量减少空气中灰尘量,以防病菌夹杂其中。
新来鸟应严格隔离观察,检测鹦鹉热衣原体。
均衡饮食、足够运动,服用佰草喙KS,啃“月饼”保健泥球,以提高鸟体免疫力。
可用季铵化酰胺、70%的酒精、3%的双氧水消毒。
F10SC是养鸟人应备的消毒产品。
注意
鹦鹉热是人畜共患病!
人患鹦鹉热的症状是:发热、畏寒、冷颤、肺炎、头痛、虚弱、疲乏力、肌痛、胸口刺痛、厌食、恶心、呕吐、盗汗等。
若养鸟人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家中有养鹦鹉等鸟。
养鸟人在疼爱鸟的同时也应好好保护自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没有鹦鹉热,他好我也好!
转载需经作者同意
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