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发烧2月余没有好转,居然患上

由于该病引发出现乏力易疲劳等症状,被俗称为“懒汉病”。本病全球分布,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国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畜牧业发达的城市。

(该图片来自百度)

一、病例情况

患者,男,汉族,因“畏寒发热两月余,伴全身关节痛,脾大”入院,入院查体:双膝、右骻、右肋处疼痛。患者发热间断性,体温最高39.5°C。

二、明确诊断

患者入院两日后行骨髓穿刺,五日后骨髓培养结果回报羊布鲁菌(如图),追问病史,患者父母从事活羊及鲜羊肉生意,患者长期接触活羊及鲜羊肉,患者布鲁菌病可疑,及时上报疾控中心,邀传染科会诊,经多西环素,莫西沙星治疗,好转出院。

革兰染色

瑞氏染色

三、病原菌特点

1.微生物学特征

①分类

布鲁菌属只有一个种,六个生物变种:羊布鲁菌、牛布鲁菌、猪布鲁菌、犬布鲁菌、绵羊布鲁菌,森林布鲁菌。其中前四种布鲁菌可感染人,以羊布鲁菌最常见。

②形态及染色

布鲁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球杆菌,两端钝圆,无鞭毛,无芽孢,不形成真正荚膜。布鲁菌不能很好被碱性复红染色,革兰染色着色弱,镜下呈“细沙状”,偶见双极浓染。

③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在血平板上孵育4-5天,可形成直径0.5~1.0mm,无色,凸起,边缘整齐的光滑菌落。最佳生长温度37°C。

2.流行病学特征

①传染源:

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常染菌。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

②传染途径:

布鲁菌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人体,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局部淋巴结,之后入血,再进入肝、脾、骨髓等器官。

③易感人群:

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患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少见。

3.致病性

布鲁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内毒素、荚膜和透明质酸酶等,侵袭力强,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膜进入宿主体内。能引起人和动物急性和慢性感染。

四、经验总结

1.临床表现

v全身性:发热,全身肌痛,关节痛,寒战,盗汗,厌食,无精打采。

v骨/关节:关节炎,通常很严重且伴活动障碍,累及后背、髂部和脊椎炎。

v泌尿生殖系统:附睾-睾丸炎。

v肾脏: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

v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病变。

v肌肉骨骼系统:骶髂关节炎,临床表现类似急性化脓性脊柱炎。

v精神系统:抑郁,慢性疲劳,特别是在慢性布氏菌病和布氏菌病恢复期多见。

2.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下降或正常,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50%患者淋巴细胞增高,AST、ALT以及ALP升高很常见。

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但阳性率仅为15%-30%,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血清学试验也是诊断布鲁菌病的重要方法,其阳性率较血培养高,血清学试验会对某些革兰阴性菌产生交叉反应,可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3.临床诊断

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尤其在非疫区被临床所忽视。如若患者有猪,羊,牛等动物接触史,流行地区生活或短期旅游史,出现发烧,盗汗,乏力,淋巴结肿大等一般症状及出现波浪热,应重视是否存在布鲁菌感染可能,必要条件下,提示检验工作者延长血培养的时间,以提高阳性率。确诊布鲁菌感染时要高度警惕,予以规范化,足疗程的治疗。

4.抗生素治疗

v一线联合治疗方案

多西环素mg口服/静脉注射,每天2次×45天,起始阶段联合链霉素1glMqd×14天或庆大霉素×7天,总疗程6周以上。

v二线联合治疗方案

多西环素mgPO/Ⅳ,每天2次×45天+利福平~mg/d×6周。

环丙沙星mg每天2次+利福平mg/d×30天。

一项纳入40例患者的随机开放的临床研究发现,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疗程30

天的方案和多西环素+利福平疗程45天的方案疗效相当。

v三线联合治疗方案

TMP-SMX/mg,每天3次;起始阶段联合庆大霉素(mg/dIM或体重50kg时5mg/kgIMqd)×5天。

v儿童布氏菌病的治疗

7岁以上的儿童:同成人。6岁及6岁以下:利福平10mg/kg/d×4周+链霉素30mg/kg/d(最大量1g)IM×14天或庆大霉素2.5mg/kgqd×7天或TMP-SMZ(按TMP剂量给药:5mg/kg)×4周。

v孕妇布氏菌病的治疗

利福平mgq24h+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剂量和疗程同上)。

参考文献:

[1]殷雯雯,高甜甜,张静,佟莉,韩伟仲,程兆忠.布鲁菌感染心内膜炎合并睾丸炎、脾梗死一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9(3):-.

[2]《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35(12):-.

[3]翁新华,张继明,张文宏.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3-39.

[4]JohnG.BartlettPaulG.AuwaerterPaulAPham.ABX指南——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撰稿者:王珊珊

审核者:秦琴刘善荣

图文编辑:潘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d/8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