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入络,艾灸补虚,治疗一切慢性病必灸络

“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十五络脉是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络穴口诀

络穴口诀大肠偏历肺列缺,小肠支正心通里;三焦外关包内关,膀胱飞扬肾大钟;胃经丰隆脾公孙,胆经光明肝蠡沟;任脉鸠尾督长强,最后再有一大络;脾经大包不可忘。

15络穴详解

一、手太阴肺经:列缺

手太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于穴名交列缺。本络脉由此处别作联络手阳明经络。

列缺穴位的作用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神经性头痛、落枕、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二、手少阴心经:通里

手少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出于穴名叫通里。本经络由此处别走联络手太阳经络。

通里穴位的作用

①心悸,怔仲等心病;

②舌强不语、暴喑;

③腕臂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动过缓、中风失语、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等。

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手心主厥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于穴名叫内关。本络脉由此处别走联络少阳经络。

内关穴位的作用

①心痛,心悸,胸痛、胸闷等心胸病证;

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③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④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

四、手太阳小肠经:支正

手太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支正。内络手少阴经络,上行络于肩偶穴处。

支正穴位的作用

①头痛,项强,肘臂酸痛;

②热病;

③癫狂;

④疣证。

治疗神经性头痛、疥疮、神经衰弱、精神病等。

五、手阳明大肠经:偏历

手阳明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偏历。别走而入于手太阴经,其别出的,走入耳中,合于该部的主脉。

偏历穴位的作用

①耳呜、鼻衄等五官疾患;

②手臂酸痛;

③腹部胀满,水肿。

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水肿、前臂神经痛等。

六、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手少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外关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合。

外关穴位的作用

①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

②热病;

③胁肋痛,上肢痹痛;

④瘰疬。

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急性腰扭伤等。

七、足太阳膀胱经:飞扬

足太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飞扬。别走足少阴经。

飞扬穴位的作用

①头痛,目眩;

②腰腿疼痛;

③痔疾。

现代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痔疮、下肢瘫痪等。

八、足少阳胆经:光明

足少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所在处有穴名叫光明。别走足厥阴经,向下络于足面。

光明穴位的作用

①目痛、夜盲、目视不明等目疾;

②下肢痿痹;

③乳房胀痛,乳少。

现代常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近视、乳腺炎、产后缺乳等。

九、足阳明胃经:丰隆

足阳明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丰隆。别走足太阴经。又一支别行的,与该处其他各经这经气相会合,向下绕络于咽喉。

第10个,脾经上络穴,留给你们做作业

十一、足少阴肾经:大钟

足少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大钟。别走足太阳经。又一支别行的。与足少阴本经经脉上行的相并行,走于心包络下向外贯穿腰脊。

大钟穴位的作用

①癃闭,遗尿;

②月经不调;

③腰脊强痛,足跟痛;

④气喘,略血。

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神经衰弱、哮喘等。

十二、足厥阴肝经:蠡(lí)沟

足厥阴经脉的主要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蠡沟别走足少阳经。又一支别行的经过胫部上至睾丸部,归结于阴茎。

蠡沟穴位的作用

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睾丸肿痛、遗尿等妇科及前阴病证;

②疝气;

③小便不利;

④足胫疼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睾丸炎等。

十三、任脉:尾翳(yì)

任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尾翳(即鸠尾穴)。在鸠尾骨尖下部,散于腹部。

鸠尾穴位的作用

①呃逆;

②胸闷,心悸,心烦,心痛等,心胸病证;

③癫痫。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胃炎、癫痫、癔病等。

十四、督脉:长强

督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长强(在尾闾骨端下)。别行走足太阳经络,深入贯穿膂内。

长强穴位的作用

①泄泻,便秘,痔疾,脱肛等肠腑病证;

②癫痫;

③腰脊及尾骶部疼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痔疮、癫痫、癔病等。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脾脏的大络,有穴名叫大包,这支大络布三于胸胁。

治疗时可取大包穴。

大包穴位的作用

①气喘;

②胸胁痛;

③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肢体疼痛等。

络穴艾灸方法

1、悬灸;回旋灸;都可以

2、借助艾灸工具;灸盒。

温馨提示:

而且络穴和原穴一样,是可单一单灸的,所以当你实在找不到配穴,就找络穴;一般络穴治久病,慢病;原穴补元气,比如肺气不足;灸肺经原穴太渊,如果肺的问题,已经很长时间了,就找络穴列缺。这个能理解吧。

看大家自己家里有什么工具,只要坚持艾灸,都是最好的养生生活方式。

声明: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zz/3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