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
我们的小神兽们度过了
一个漫长的假期后
终于要回笼接受新知识了
在回笼之前
请家长们仔细阅读以下信息
一、开学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1、家长教会儿童正确洗手方法,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
2、家长应向学校(幼儿园)如实告知近14天内的健康情况,近14天出行情况,有无湖北(武汉)旅居史或出国旅居史。
3、为了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小学家长请注意:请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学生家长携带预防接种证主动带着儿童在4月20日之前按照预约时间到学校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开取查验证证明,并完成疫苗补种;幼儿园家长请注意:请所有要入园的儿童家长们携带预防接种证主动带着儿童在4月27日之前按照预约时间到您计划就读的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开取查验证证明,并完成疫苗补种。
4、家长们带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接种疫苗时请各位家长孩子们佩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主动告知健康史及有无湖北(武汉)旅居史或出国旅居史。
5、以下情况请不要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暂缓查验与补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医学观察未满14天者,或近14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者,或近14天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受种者家庭成员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体温≥37.3℃、腹泻、等情况。
二、所查验的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哪些?
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
三、当前也是流感、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家长们可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给予儿童接种。
下面整理出春季学校常见的
高发传染病预防知识
家长记得收藏哦!
麻疹预防知识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密切接触者也可通过手的污染而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幼儿园等聚集性场所容易发生流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等,发烧3-4天后出疹。皮疹的特点为红色斑丘疹,疹子出齐后持续3-4天逐渐消退。
潜伏期:7-21天,平均10天左右。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的时候都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易感者,气溶胶可持续至少1个小时。好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极强,未接种麻疹疫苗者普遍易感。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对麻医院隔离,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14天。切断传播途径: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物、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
麻疹类疫苗为免疫规划疫苗,8月龄接种第一剂次麻风疫苗,18-24月龄再接种一剂次麻腮风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并发症包括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脑炎等,并可造成不育。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发生场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需要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不少于发病后9天。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好的方法是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规定,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此属于国家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但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产生的保护作用也逐渐下降,因此有必要在学龄期再次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增加接种剂次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自费接种,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以儿童为主,起病急病情重,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脑膜炎奈瑟菌有A、B、C等13个血清群。可通过飞沫经空气传播。流脑的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发病从前一年11月份开始,次年2至4月份达高峰,5月份开始下降。其他季节有少数散在病例发生。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3、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经常开窗通风。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4、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5、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6、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流脑疫苗有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4剂次,6月龄、9月龄各接种一剂次A群流脑疫苗,3岁、6岁各接种一剂次A+C流脑多糖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可咨询当地预防接种单位,按“知情、自愿、自费”原则接种。及时按程序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有效保证。
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流感比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更重,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常有咽喉痛、咳嗽。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中儿童、老人、孕产妇等高危人群易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发展为重症和死亡。
该病潜伏期短(1-7天)、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每年10月?次年3月为流感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1、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3、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并定时更换。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4、注意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体质及抵抗力。5、已患流感的儿童应遵医嘱服药,多休息、多饮水,不要带病上学,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
水痘预防知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水痘为原发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低热,皮肤一次出现红色丘疹、疱疹、结痂和皮疹,头面部和躯干分布较多。水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患病儿童成年后常发生带状疱疹。该病传染性强,极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引起广泛流行。
水痘需要隔离至全部疱疹变干结痂为止。
1、患病后应及时就医治疗,水痘和带状疱疹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瘙痒和疼痛,防制并发症,促使水痘早日结痂,防止继发感染。2、患儿除接受药物治疗外,应特别注意生活上的护理。发热时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软食,多饮水,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水痘疫苗是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已经罹患过水痘的儿童无需接种相应的疫苗。水痘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12月龄、4岁各接种一剂次。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肠道病毒71型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感染多发生于5岁以内儿童,感染后临床可表现为低热、流涕、食欲下降、口痛、呕吐、腹泻等,口腔出现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手足部和臀部皮肤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偶见于躯干、大腿、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病例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接种该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相关疾病。
病人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
1、配合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2、同班级、同寝室密切接触人员医学观察10天,发病幼儿应及时隔离治疗。3、患者的用具等需要暴晒或煮沸消毒,物体表面可用84消毒液擦洗,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
该疫苗现为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该疫苗主要活性成分为灭活的EV71病毒,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EV71病毒的免疫力,适用于6月龄-5岁组的易感儿童,免疫程序为接种两剂次,间隔1个月,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附:岳塘区预防接种门诊服务信息一览表
春暖花开,
各种病毒细菌等致病菌也开始活跃。
儿童正处于生长阶段,
各个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
免疫力较差,
所以极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攻击。
因此,
在春季!
父母应特别警惕孩子易患传染病的发生。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