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或大耳巴,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腮腺发炎肿胀以耳垂部为起点,逐渐蔓延至颊部、颌部及颈部。这种病可由打嚏、咳嗽等由唾沫传染,也可由食具或玩具等污染后传染,传染性强。患病者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多见。
腮腺炎的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称流腮)像流感、流脑一样都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时候一般比较急,也没有什么征兆,潜伏期为14--24日,发病时一般有发热、害冷、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
腮腺炎最早的症状是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尤其是吞咽酸性液体如醋或柠檬汁时。随着腮腺炎进展,体温升至39.5-40℃。
流腮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腮腺部位肿胀,肿胀部位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经过几个小时到几天,肿痛逐渐加重,体温也迅速上升,可达到39℃以上,说话进食可导致疼痛加剧,严重的患者腮腺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有时会导致容貌变形,甚至出现吞咽困难。
不少父母以为:腮腺肿得越厉害病情就越重。但临床发现,部分患儿染上腮腺炎时,腮腺并没有肿大得出奇,少数孩子的病情还会隐匿,腮腺根本没有肿大。因此,孩子得了“大耳巴”时,父母需格外留个心眼,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很差、易嗜睡等征兆时,即使腮腺不太肿,也医院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主要为儿童,成人亦可发病。1岁以内由于体内尚存有自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故发病最少。人群对腮腺炎普遍易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易感性逐渐下降。流行性腮腺炎在临床表现为病初起时先发热,有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腮腺肿大,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甚。通常一侧腮腺首先肿胀,逐渐发展到对侧。严重者腮腺周围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吞咽困难。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疾病;腮腺炎患儿在腮腺肿胀的前7天至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主要是唾液的飞沫内含有病毒。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如何预防腮腺炎
首先要保持好个人卫生,病菌都是有脏东西引发的,所以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还有就是在没有患病之前就去防疫站给小孩注射疫苗,让小孩对病菌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1)管理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流行,对儿童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3)保护易感人群
出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在家庭护理方面,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暂停上学,隔离休息,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发生并发症。
3、合理的饮食。患“痄腮”时,病儿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赶快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