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草药苍耳

苍耳

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

此植物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种子可榨油,苍耳子油与桐油的性质相仿,可掺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毡的原料;又可制硬化油及润滑油;果实供药用。

生长环境

苍耳喜温暖稍湿润气候。以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耐干旱瘠薄。4月下旬发芽,5~6月出苗,7~9月开花,9~10月成熟。种子易混入农作物种子中,根系发达,入土较深,不易清除和拔出。

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

主要价值

经济

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作麻袋、麻绳。

苍耳子油是一种高级香料的原料,并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还可代替桐油。

苍耳子悬浮液可防治蚜虫,如加入樟脑,杀虫率更高,苍耳子石灰合液可杀蚜虫。

苍耳子可做猪的精饲料。

医学

苍耳根:用于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症、痢疾。

苍耳茎、叶:苦、辛,凉。有小毒。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用于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疔疮毒肿、崩漏、麻风。

苍耳花:用于白癞顽癣、白痢。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散风湿、通鼻窍、止痛杀虫。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癣、瘙痒。

入药治麻风,种子利尿、发汗。

茎叶捣烂后涂敷,治疥癣,虫咬伤等。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别录》:"苦辛,微寒,有小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微寒涩,有小毒。"

禁忌

1.忌与猪肉、马肉、米泔水同服。

2.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中毒预防

①不可与猪肉、马肉、米泔水共食。

②不宜做苍耳饼吃,更不得随意生食嫩叶或果实。

③严格掌握剂量,按医嘱服用。

各家论述

《别录》:"治膝痛,溪毒。"

《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

《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亦主猘狗毒。"

《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

《履巉岩本草》:"去风活血。"

《纲目》:"善通顶门连脑。"

《天宝本草》:"去风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风湿症。"

《广东中药》II:"治红云血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本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迹”

《要药分剂》:“治鼻渊鼻首,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之气上行巅顶也。[4]

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过g可致中毒,主要症状为头晕、嗜睡、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并出现黄疸,肝肿大、肝功障碍、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重则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毒性毒理

苍耳子中毒,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或腹泻、心率减慢、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多汗或无汗、嗜睡或烦躁不安、瞳孔扩大等;严重者肝肾检查有损害,肝大、黄疸、广泛性出血,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家畜食后也引起中毒,尤以猪和牛为多。症状有抑郁、怄气、脉搏急速、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以致死。

全株有毒,幼芽和果实的毒性最大,茎叶中都含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其中毒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种仁和子叶含毒蛋白、毒甙等可能是主要的有毒成分,可损害心、肝、肾及引起出血。中毒原因主要是误食苍耳果实或幼苗(误为豆芽)。若要作为药用,请去看医生,并严格遵照医嘱。苍耳中毒的潜伏期因食入物不同而异,一般为2~3天,快者4小时即发病。例如,直接吃生苍耳子者食4~8小时发病,食苍耳子饼者10~24小时发病,食幼苗者1~5天发病。

解毒方法

1.无胃肠道出血时,可催吐,用1:高锰酸钾液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若服大量超过4小时者,应及早用1%~2%食盐水作高位灌肠。

2.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大量饮糖水。如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尿闭者应限制输液量。

3.有出血时给以补血维生素K等止血剂,必要时输血。

4.肝脏提醒明显损害时,可给激素及补血维生素B1、B12、C等保肝药物养生。在治疗检测期间暂禁脂肪隆胸类食物疱疹,其他对症治疗检测。

5.甘草30g、绿豆g,煎汤内服。

6.板蓝根g,水煎分2次早晚服。

7.芦根60g,绿豆30g,金银花15g,葛花9g,甘草9g,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日早晚分服,连服3~6剂。

8.有肠胃偏瘫道出血常识症状时,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血余炭9g,三七粉1.5g(冲服),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4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2~6剂。

临床应用

治疗麻风;

治疗慢性鼻炎;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早期血吸虫病。

民族用药

脂:果实治风湿头痛,鼻炎,牙痛,胃痛,风湿痛,疮痈;全草治麻风,腮腺炎,荨麻疹,湿疹,疮痈热痛。根治痢疾,肠炎《大理药志》。书我果:果实、全草治感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滇药录》。

牙西温,雅其闻(西傣):果实、根治肾炎,睾丸炎,尿中夹砂石《版纳傣药》。带总苞的果实治风寒头痛,过敏性鼻炎,风湿疼痛,四肢拘挛,湿疹,虫伤《滇省志》。芽希温(西傣):全草治肾炎,睾丸炎,尿痛《傣医药》。

折嘎:全草治肝炎,小儿脑震荡《滇药录》。

美农米:根、叶、果实、全草水煎服治尿道感染;叶研粉冲米酒服治麻风,研末吹人患耳治中耳炎;果实水煎服治慢性鼻炎;全草水煎主治牙痛,耳痛,水煎洗患处治皮肤瘙痒,疥疮《桂药编》。

咯嘎: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棵威伦(柳城):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念把甲:功用同瑶族《桂药编》。Piudtdoux:果实及全草主治燔耿(着热),耿耳卡(腮腺炎)《侗医学》。

牛虱子,独供:种子及全草治鼻炎头痛,麻风病《水医药》。

他他能:果实治风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全草治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病,皮肤湿疹《怒江药》。

苍耳:种子治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全草治子宫出血,深部脓肿《德宏药录》。

红刺树尖:枝尖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伤风头痛,喉痛声哑《哀牢》。尼布什:根或果实主治麻风,疮痒,鼻痛,风湿,风丹,具敛疮生肌,怯风止痒之功《彝植药》。

Bidghuangdghunb(比广棍),Jabved(加欧),Zendjaxdlierb(整家修),Traobghatyaox(挑嘎摆):果实治筋骨疼痛,鼻炎,皮肤瘙痒,治脚翻经《苗医药》。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用于鼻炎,皮肤瘙痒,风湿痹痛《湘蓝考》。

切才尔:地上部分主治瘟病时疫,脏腑之热症,风热,菌痢腹泻,腹痛。全草治肾炎《中国藏药》、《青藏药鉴》。地上部分清热解毒,除风。治瘟病时疫,肾病高烧,郁热,风湿痹痛,风疹《藏本草》。

浩尼-獐古,纳德玛:果实用于鼻炎,鼻窦炎,头痛,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风湿痹痛《蒙药》。好您一掌古:治疮疡,外伤《蒙植药志》。

苍耳叶:治风寒感冒。

止痛、治感冒、风湿性关节痛《朝药录》。

苍耳草,羊带来,粘肉葵,道人头,野茄子:全草果实治风寒头痛,四肢酸麻,遍身发疹,手足拘挛,瘰疬疥疮《畲医药》。

羊屎果(yanshiguo):果实和全草治头痛,顽癣,皮肤痒疹;全草切碎,倒入厕所可杀蛆《土家药》。苍耳虫(植物上生长一种昆虫)主治疔疮。

杨鸿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aowanyan.com/gymx/2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