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猪群很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因此秋季是猪病的高发时节,也是猪病防治的关键季节。那么,秋季高发猪病有哪些?引发秋季猪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秋季高发猪病怎样防治?下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秋季高发猪病有哪些?秋季猪群病史较复杂,普遍表现为混合多元感染,即一种原发病而继发其他病症,不同病原相互诱发,而导致相互影响作用。秋季生猪常见病有: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口蹄疫、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衣原体与支原体等;寄生虫病主要是线虫类、吸虫类等等。引发秋季猪病的原因1、入秋后,受季风影响,昼夜温差大,夜晚,猪舍环境内的温度降低,猪群受冷风侵袭,猪群产生应激反应,各种病菌趁虚而入,使猪群感染疾病。2、秋季天气转冷,很多养殖户为了保暖而采取密封的环境,密封的环境容易传播疾病,如果猪发生咳喘,在密封的环境,一旦发病就会波及全群,因此要做好防护措施,搞好门窗,防止漏风,潮湿,控制猪舍内温度,留意保温和通风相结合,小猪怕冷,大猪怕热,需要养殖户多多留意。3、天气转冷,猪需要更多的能量,饲料配方需要及时调整,添加营养,提高猪的采食量,满足猪生长需求,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特别是秋天雨季较长,饲料容易霉变,青饲料储存不当,会形成亚硝酸盐,因此秋季猪群的饲养管理需要更佳细心。4、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秋季是猪病的高发季节,所以要加强猪舍内外的清扫和消毒工作,每天清扫一次圈舍,3天进行一次消毒,能够有效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消除圈舍臭味,促进猪生长,提前出栏。秋季高发猪病的防治?1、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败血症、淋巴结脓肿、脑膜炎以及关节炎等四种类型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猪链球菌病是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7~10月份易出现大面积流行。一般猪场免疫,可在60日龄用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首免,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5毫升(浓缩菌苗注射3毫升),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如果使用猪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也能达到6个月。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视不同病型分别治疗。淋巴脓肿型病猪,待脓肿变软、成熟后,小心切开脓肿腔进行引流,把里边的浓汁排出,并用30%的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水冲洗,并涂上碘酊;对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病猪,要尽早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等效果也很好。2、气喘病。猪气喘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临床症状。秋季特别是晚秋,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时更容易诱发。病猪日渐消瘦,最终因窒息死亡,不死的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成为僵猪。兔化弱毒冻干苗对猪安全,免疫期可达8个月以上;株弱毒菌苗,适用于已发病猪场,对断奶小猪和45日龄以上吮乳仔猪群(包括阳性群)均较安全。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并用盐酸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0~40毫升,用0.25%普鲁卡因或灭菌蒸馏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1周为一个疗程。如果能用盐酸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6~8毫克进行气管内注射,效果会更好。此外,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都有较好的疗效。3、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以贫血、黄疸、发热、红皮为特征。各日龄猪均易发,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发病后死亡率最高,母猪更易感。四环素、、土霉素、氟苯尼考等都有效,但缺乏特效药物。预防本病,要注意驱杀疥螨、虱子等传播本病的媒介。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给猪带来应激的因素。发病期间,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四环素克,连用2~3周,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4、猪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秋季。猪体内可长期带毒,怀孕母猪会突然发生流产,并产出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公猪常发生睾丸炎,病初睾丸肿胀,热痛感,几天后炎症消退,睾丸开始萎缩,变硬,性欲降低,精液中带毒,最终失去配种能力。猪乙型脑炎活疫苗的有效免疫保护期一般是12个月。使用时,按瓶签说明,每头份用专用稀释液1毫升进行稀释,每头猪肌肉注射1毫升。种猪,包括所有后备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20~30天要进行1次强化免疫,确保免疫效果。▼往期精彩回顾▼猪死后流鼻血是什么病?怎么防治?仔猪死亡高、断奶重小的罪魁祸首原来是......提防猪的这几种行为,那是它生病的信号,你读懂了吗?点了在看,再走,养殖朋友优弘张老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