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是阴囊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感染少见。
急性附睾炎在各种年龄的男子均可发生,尤其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病因:
一般认为病原体进入尿路导致尿道炎、膀胱炎或前列腺炎,由此穿过淋巴系统或经输精管直接侵入附睾及睾丸。另外,扁桃体炎、牙齿感染或全身感染时致病菌进入血流也可导致附睾炎的发生。
发病机制:附睾炎早期是一种蜂窝织炎,一般在输精管开始再延伸至附睾尾部。在急性期,附睾肿胀高低不平。感染一般从附睾尾延至附睾头。
临床表现:
1.患侧附睾局限性疼痛,可向腹股沟及腰部放射,伴全身不适、寒战、发热。
2.阴囊增大,皮肤红肿,早期可触及明显肿大的附睾,触痛明显,可与睾丸分开,数小时后附睾与睾丸融合为一个肿块。精索增厚,腹股沟及下腹部压痛。
并发症:如治疗及时,病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功能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炎症可发展形成脓肿,导致附睾组织的严重损害。
此外,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的狭窄或闭塞。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或男子生育力低下。在睾丸被累及的情况下,还可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附睾脓肿可延伸并破坏睾丸(附睾睾丸炎)。急性附睾炎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治疗:
1.内科治疗由于附睾炎的病因是细菌性而不是尿液逆流,所以应采用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常由肠道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按细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来决定。如对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敏感,应每天口服2次共4周,特别是伴有细菌性前列腺炎者更为有用。若局部红肿明显,血白细胞增多,体温上升,应静脉滴入抗生素,至体温正常,改口服抗生素。均应对这些病人的泌尿生殖道进行检查。其他一般支持疗法:在急性附睾炎期间应卧床休息。阴囊用人工托,可以减轻疼痛。如附睾疼痛较重,可用1%利多卡因20ml由睾丸上端处精索行局部注射,减轻不适,亦可用口服止痛及退热药。在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晚期可用热敷,加速炎症消失,减轻病人不适。有时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亦可减轻症状。急性期间避免性生活、体力活动,二者均可加重感染症状。急性期用中药如意金黄散用香油(也有用醋,对皮肤刺激大)调匀,敷于阴囊上,盖以纱布,消炎镇痛效果好,若同时予以热敷,效果更好。
2.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急性附睾炎经药物治疗后自行消失,但有3%~9%病例在急性期1个月发生脓肿。有1组病人例急性附睾炎,有19例由于化脓性附睾睾丸炎而做附睾睾丸切除术。少数急性附睾炎(1%)发展为睾丸梗死而行睾丸切除。有人主张对不能控制的急性附睾睾丸炎进行手术探查。如没有累及睾丸可仅作附睾切除。
预后:急性附睾炎及时诊断并得到适当治疗后。一般均可恢复而不发生并发症。症状完全消失约需2周,4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使附睾恢复正常大小和质地。双侧急性附睾炎可导致患者生育力下降或不育,不过临床上少见。
预防:急性附睾炎的预防应将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予以彻底治疗,必要时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可行同侧输精管结扎。
赞赏